内容详情
2024年10月23日
诚信的故事(三)
诚信,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它不仅是一种个人品质,更是一种社会行为准则。诚信的故事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践行诚信需要人们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入手。本报此次选编了几则经典的诚信小故事,希望同读者朋友一起感受诚信的力量,体会诚信的价值。
孟信不卖病牛
在古代的一个偏远村落,生活着一位名叫孟信的人。他曾任官职,但因种种原因被罢免,家境一落千丈,生活陷入困境。即便如此,孟信依然坚守着诚信的原则。一日,家中老牛因病无力劳作,家人为了换取些许粮食度日,瞒着孟信,将病牛牵到市集,以低价售出。孟信得知后,怒不可遏,不仅严厉斥责了家人,还冒着寒风,徒步前往市集,将病牛赎回。面对买主的困惑,孟信坦诚相告:“此牛有病,不宜劳作,我岂能因一时之需,而失诚信之本?”此事迅速传开,连远在京城的皇帝都闻讯而来,对孟信的诚信之举大加赞赏,并赐予官职。孟信以诚信之光,照亮了贫寒之路,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魏文侯守信
战国时期,魏国国君魏文侯,不仅治国有方,更以诚信著称。一日,他与山林管理者相约,次日午后共赴山林打猎练兵。次日清晨,魏文侯下朝后,宫中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宴毕,天空突然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而下。众臣皆劝魏文侯改日再行,但魏文侯却坚决摇头,说:“与民有约,岂可因雨而废?”一位臣子自告奋勇,欲代他前往。魏文侯却摆手拒绝,说:“此约乃我亲定,必亲自前往,方能显我诚信之心。”最终,他披上雨衣,冒雨前往山林。魏文侯虽未能如愿打猎练兵,但他的守信之举却深深打动了山林管理者和所有臣民,使魏国上下更加团结一心,国家日益强盛。
李苦禅烧画
李苦禅,我国当代杰出的画家,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画坛上享有盛誉。他为人爽直,性格坦诚,深受朋友们的喜爱和尊敬。他对待艺术创作一丝不苟,对待朋友更是真诚以待,从不轻易许诺,但一旦承诺,便全力以赴去实现。有一次,一位老朋友向李苦禅请求作一幅画,他答应了。但由于当时李苦禅事务繁忙,未能及时完成这幅画作。然而,命运弄人,不久之后,这位老朋友竟因病去世,给李苦禅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和愧疚。在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李苦禅深感自己未能履行对老友的承诺,心中充满了愧疚。为了弥补这一遗憾,他迅速完成了一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地在画上题上了老友的名字,盖上了自己的印章。然而,完成这幅画作后,李苦禅并没有选择将画送给其亲友或收藏起来,而是毅然决然地将画带到了后院,亲手烧毁。事后,李苦禅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整理: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