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9月05日

金泰胜:“两轮”之间,每只配件都藏着“精工密码”

■ 融媒体记者 潘 曼

 

机床嗡鸣与零件轻响交织成活力乐章,一块块钢铝坯在流水线上蜕变为精密配件……走进位于涟水经济开发区的金泰胜金属制品(涟水)有限公司,这幅热火朝天的生产图景,正是企业全速冲刺的生动写照。自2024年12月正式投产以来,这座占地50亩的生产基地,已成为年产出5000万只汽车、摩托车、自行车配件的“智造高地”,产品源源不断输往喜德盛、捷安特等知名品牌的组装车间。

“0.1毫米的裂纹都不能放过!”在原料区,泛着冷冽金属光泽的钢铝坯整齐码放,生产主管周薇指着一旁的检测仪,话语里满是严谨。每批原材料都要先过“体检关”,唯有完全合格,才能进入后续生产环节。从切割、冲压到打磨、热处理,十多道工序环环相扣,每只配件的尺寸误差都被严格控制在0.01毫米以内——这个比发丝还细的精度标准,正是金泰胜“精工制造”的底气。

冲压车间内,机械臂如同灵活的“钢铁巧手”,精准抓取钢板送入模具,眨眼间,巴掌大的钢板便蜕变为自行车车架上的连接件。“你看这个弧度,多一分骑行硌腿,少一分影响承重。”工作人员拿起刚下线的配件,用卡尺反复丈量,“就拿给捷安特做的这款配件来说,光模具调试就花了20多次,直到每个细节都完美达标才量产。”

检验区的“把关”同样严苛。几十只配件整齐排列,质检员逐一排查,哪怕是微小的焊点气泡、0.03毫米的孔位偏差,都会被直接判定为“不合格”,要么报废,要么返工。“我们宁可多花时间,也绝不让有瑕疵的配件出厂。”质检员的话,道出了企业对品质的坚守。而在仓库,刚打包好的配件箱贴满清晰标签,叉车师傅熟练地将箱子装上货车,“这些配件明天就能送去组装厂,最快下周,它们就会变成自行车上的一部分,陪着消费者穿梭大街小巷。”

金泰胜选择扎根,背后离不开涟水“随时在线”的营商环境支撑。“考察过多个城市,最终选择涟水,就是因为这里的服务太暖心了!”公司董事长肖国生感慨道。项目建设期间,涟水的帮办人员每天驻场对接,从手续办理到问题协调全程“护航”,帮企业解决了不少难题。这份“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的“店小二”式服务,让初来乍到的企业在陌生土地上找到了“家”的感觉,成为涟水在产业赛道上吸引优质项目的关键筹码。

“我们要让每一位来涟水投资的客商,都能感受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的贴心。”涟水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以“保姆式”服务为企业保驾护航,让企业在项目落地、生产运营中少走弯路、少碰难题,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上,与涟水共同成长、共赴繁荣。

夕阳西下,金色余晖为厂房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流水线上,新一批配件带着金属的余温缓缓移动,它们即将踏上旅程,成为自行车、运动器材上的重要一员。在这座充满活力的工厂里,每一声机床轰鸣都在诉说着“精工”信念,每一只优质配件都在见证着涟水产业发展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