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01日
一根导管里的生命线
■ 融媒体记者 樊 荣
“医生,快来看看,我爱人一直喊胸痛,站都站不住了。”7月2日夜里,县人民医院急诊室来了一位反复发作的胸痛患者李先生。
李先生今年52岁,平时除了胖一点外,身体一直都不错。最近一段时间,李先生总感觉胸痛,但是他以为是胃疼的老毛病犯了,就没当回事。直到这次疼得实在受不了了,妻子才将他带到了医院急诊。“李先生进来时脸色苍白,浑身冒汗,血压和心电图却没有太大异常。”急诊科医生告诉记者,李先生的妻子说他血脂偏高,但一直没重视,也没规律服药,结合症状医生考虑李先生很有可能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建议李先生住院接受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但由于当时胸痛已有所缓解,李先生仍然不当回事,坚决不肯检查,更不肯住院,便跟着妻子回家了。
7月3日清晨,李先生再次发作胸痛,在妻子的陪伴下直接到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办公室求诊,主任何君杰和值班医师张新慰详细了解病情后,考虑患者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便嘱咐刘兰萍护士长安排李先生住入CCU(冠心病监护病房),准备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术。“不是说检查么?怎么就要住院做手术了?”李先生和爱人都对医院的安排有所疑虑。
“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检查就像隔着窗帘看影子,而冠状动脉造影能直接看到心脏血管。”何君杰耐心地跟李先生和家属讲解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必要性,造影不是过度检查,而是给有吸烟史、糖尿病、高血脂等高危人群的一道“护身符”。医院心内科每年完成近1000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其中约百分之七十的患者是通过这项检查发现了常规手段无法识别的隐匿性冠心病。
据了解,常规造影检查一般仅需20分钟即可完成,急诊患者更要争分夺秒,何君杰和徐成副主任一起仅用10分钟便为李先生完成了造影检查。经过造影,确诊了李先生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且血管病变严重,他的心脏3支主要血管中,1支已经达到100%完全堵塞,另1支也达到95%堵塞。“李先生来得还算及时,如果再耽误,那后果不堪设想。”何君杰表示。造影检查后,医生与家属进行了充分沟通,手术团队在精准操作下,争分夺秒为李先生开通两支血管,并植入支架,完成冠状动脉完全血运重建,恢复心肌正常供血,整个手术过程仅用了1小时20分钟。术后,李先生继续在CCU病房进一步监护治疗,6天后,李先生便符合条件出院。
“在我的印象里,心脏手术就是开胸破肚,所以听说要手术的时候吓得我直摆手。”准备出院的李先生笑着说,“没想到是从手腕做,就像被打了一针,本来以为是老毛病,想着扛一扛就过去了,没想到差点让‘扛一扛’变成‘来不及’,县人民医院的医护团队真是太了不起了。”
这已经不是该院心内科第一次面对这样的病例了,这样的急诊手术,科室每月要应对20多例。为保障效率,心内科和导管室团队实行“24小时待命制”,医生、护士轮流值班,确保任何时候都能在15分钟内启动导管室准备手术。何君杰也多次强调,患者的血管堵不起,我们的时间等不起。
从最初的探索到如今的成熟,该院心内科的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在守护百姓心脏健康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这根纤细的导管里,承载的不仅是精准的影像,更是医者对生命的敬畏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