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7月15日

涟水:“枢纽流量”激活“经济增量”

■ 融媒体记者 潘 曼

 

晨曦微露时,涟水港码头的汽笛声便划破晨雾。一艘满载雪飞制衣货物的货轮缓缓靠岸,四台卸船机一字排开,铁臂起落间,原料正有条不紊卸载装车,运往企业生产车间——这得天独厚的水运优势,每年能为企业省下250万元物流成本,成了实打实的“效益密码”。

空中俯瞰,地上,一条条高速公路、高铁穿境而过,辐射四方;天上,一架架飞机翱翔,交织世界;水上,一艘艘轮船远航,通江达海,助力本土制造业企业“走出去”……“空铁水公”立体交通网交织成一张通达世界的脉络。正是这立体交通的“先天优势”,让涟水在枢纽经济的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

经济发展的“密码”,藏在产业链的“化学反应”里。在涟水经济开发区,一颗刚从厦门运来的叶蜡石,正经历着神奇的“一日变身记”。从江海河联运的货轮上岸,它先进入巨石淮安玻纤零碳智能制造基地,摇身一变成为玻纤布;随后“串门”到隔壁企业,化身覆铜板;再经1公里内的流水线流转,最终成为PCB线路板,打包上船时,已从不起眼的黏土矿物,变成了奔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的电子元件。

这样的“邻里协作”,在园区里已成常态。江苏宏瑞兴覆铜板项目的建设工地上,机器轰鸣不休。项目投产后,隔壁巨石淮安产出的玻纤布将直接“隔墙入厂”;而由宏瑞兴产出的覆铜板,仅40%产能就能“供给”园区内特创科技、嘉立创等企业的“原料胃口”。这背后,是涟水精心布局的产业生态链。当运输距离缩短为“零”,成本魔术就此发生:仅宏瑞兴每年就省下4000万元物流费,而这条“玻纤布—覆铜板—PCB”黄金链条,年产值可达40亿元。

“原料进来‘一站式’通关,产品出去‘门对门’送达,成本降了20%,产销率却达100%。”巨石集团淮安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陆惠惠指向不远处的专属码头,道出了企业的“获得感”。如今,巨石正推进细纱项目建设,持续提升产线产能,同时规划推动集团全系产品落地淮安,努力提升综合竞争力和产品市场份额。

交通枢纽的“流量密码”,正在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增量引擎”。随着更多企业循着枢纽优势而来,涟水正以“货畅其流”的底气,书写着“业兴城旺”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