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7月11日

中国姓名学初探

店铺、企业、产品的命名

■ 徐春亚

 

企业要想知名度高,获得人们的赞美和称誉,取一个好的企业名称很有必要。好的名字,叫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爽心,让人产生美感,能够促进企业名称的获得高知晓率,从而积极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命名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1.命名原则

(1)名字与经营的产品相吻合。

(2)名字必须新颖,不落俗套,能迅速抓住消费者的视觉。

(3)名字应简洁,易读易记。

(4)名字能给人以美感和艺术享受。

2.命名的注意事项。

(1)与别家企业的名字没有类似,不会混淆。

(2)字义的意境要美。

(3)不会让人产生不当的联想。

(4)外国人容易发音,不会有糟糕的异名。

 

怎样给店铺、企业和产品命名

 

1.选准命名的切入点。

(1)从消费者的角度命名。这种命名思路,符合顾客需要,使顾客产生好感,得到某种心理满足。如“及时雨典当行”“迎客宾馆”“便民超市”“利民鞋业”“物美超市”等。

(2)从经营者的角度命名。从经营者的角度命名,就是以自己姓名作为店铺的名称,主人在本地有一定的信誉者更好。如“王麻子剪刀店”“老回民牛肉馆”等。

(3)从服务的角度命名。这种命名,表明服务态度,让消费者内心得到满足,取得信赖,赢得顾客的青睐。如“放心家政”“心相印婚介所”“正义律师行”等。

(4)以产地角度命名。这种命名,使用的产地应是广为人知的地方。如“内蒙古烧烤屋”“新疆羊肉串”“韩国料理店”“兰州拉面”等。

(5)从市场目标的角度来命名。这种命名通常是选准顾客对象再命名。如中国人在外国开设餐馆,可以叫“乡音阁”“华人饭店”“北京酒馆”,利用华人的思乡之情,取得一定的客源。

(6)从竞争的角度命名。店铺的名字,是市场竞争的无声武器,名字起得好,可提升竞争优势。如“美廉超市”“微利商店”,以物美价廉来取悦顾客,在竞争中争取主动。

2.命名的方法。

(1)象征命名法。以美好的事物给店铺、企业、产品命名,有明显的象征意义,让消费者获得美好的印象。常见的名称有:龙凤、麒麟、松柏、梅兰、高山、长城、牡丹、蓝天、白云、金星等。

(2)自夸命名法通常是夸耀自己商号历史悠久、信誉卓著、产品质量可靠,广受消费者欢迎,这是在市场竞争中采取主动出击的一种做法。作用有三:一是给自己打气增强自信;二是给竞争者加压;三是给消费者信任感,吸引顾客。常见的有自夸地位、自夸手艺高超、制作工艺精湛、自夸物美价廉等。

(3)专用字命名法。专用字有两类,一类是某些行业的习惯用字。例如中药店爱用“堂”字,北京有“同仁堂”“庆余堂”,上海有“同德堂”“涵春堂”等。

西餐馆用“社”字,如“德大西餐社””华美西餐社”等。理发店爱用“厅”字,如“新星美发厅”“红玫瑰理发厅”等。

上海的饭店爱叫“酒楼”“酒家”“菜馆”。如“老正兴菜馆”“大鸿运酒楼”。

北京的饭店分两大类,一类叫“饭馆”,一类叫“饭庄”。

绸布店用“祥”字。北京有“瑞蚨祥”“瑞生祥”;上海有“华太祥”“信大祥”等。

果品店用“丰”字,如“大丰”“长丰”“永丰”等。

素菜馆常用“林”字,如“功德林”“觉林”等。

游乐场叫“世界”,如“新世界”“大世界”“神仙世界”等。

直至今日,深圳还开设了一个由邓小平题字的“海上世界”。

(4)雅字命名法。

儒家有重文抑商的传统,读书人耻于营财利。受他们的影响,一些商人在命名中也以表现书香为荣,以追逐铜臭为耻,从而使有些商业性场所的命名叫起来就像文人的书斋一样文雅,叫“斋”“阁”“轩”“居”“村”“楼”“园”等。

这类命名,如上海的翠文斋,鸿云斋、玉芳斋、天鹅阁、梦春阁、叙贤居、松月楼、景华楼、梅园、富春园;北京的老字号则有同仁堂、颐龄堂、云香客、长福斋、会仙居、稻香楼、桂香村等。这些都是中国特有的商业性命名。

雅字再进一步便是用典。用典有用诗书,也有用成语。杭州楼外楼菜馆源于一首名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北京的荣宝斋,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

(5)古语命名法。

生意人喜欢讨个吉利,讲究口彩,开口闭口“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因此,以吉利语作店铺招牌是普遍的做法。“兴、隆、茂、源、发”等字是常见的字眼。如长盛、永丰、华源、泰康、新裕、茂丰、洪福、顺昌、泰昌、隆兴、大发、永春等。

(6)别名命名法。

这里的别名就是绰号,一些商店、商品有一定的信誉后,顾客们交口称赞,随口取个外号,外号一本名响,主人顺水推舟,就将绰号拿来作为自己的招牌。北京有名的全素刘、钢刀王、烤肉秀等都是如此。

其中最有名的是王麻子剪刀和狗不理。

王麻子剪刀铺始于顺治八年(1651年),原为杂货铺,店主姓王,脸上有麻子,因该店经销的剪刀质量好,人们不约而同地称为王麻子剪刀铺。直到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由王麻子后代接办,这家杂货铺才正式挂出“三代王麻子”的招牌。

天津著名的狗不理包子也是如此。原先是小摊子,卖包子。主人高贵有,小名叫“狗儿”,一个人干,忙不过来,他就在滩头上放一把筷子,一摞碗,顾客要吃包子,就把钱放在碗里递给他,他按钱给包子,顾客吃完放下碗筷就走,自始至终他不说一句话。于是人们就开玩笑说“狗不理”。后来摊子发展成铺子,“狗不理”就成了招牌。

(7)原料命名法。

这是以产品原料来命名的一种方式。如五芳斋点心店。该店生产的糕团,用米、玫瑰花、桂花、芝麻、粮五种原料。五粮液酒厂,五粮指生产酒的五种粮食,即高粱、玉米、小麦、大米、豌豆。

(8)洋文命名法。

改革开放以来,五彩缤纷、光怪陆离的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外资企业、洋商品到处可见。如希尔顿、香格里拉、麦当劳、肯德基、哈得盛、松下、日立、三菱、夏普等。中国人也学着洋人,给自己的商店起个洋味十足的名字,如:梦娜、蓓蒙、奥迪斯、雅露、仙蒂斯、福贝斯、梦丽莎等等。

(9)品牌命名法。

有的企业,生产出名牌产品以后,反过来以产品名作为公司或工厂的名字。如可口可乐公司、柯达公司、大众汽车公司、凤凰自行车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