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7月09日
交通事故ICU护理费的争议
■ 融媒体记者 三 木
近日,记者从县人民法院了解到,一起涉及重症监护(ICU)期间护理费赔偿的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判决引发关注。某法院在审理该案件时突破传统护理费认定模式,从法律精神与人文关怀双重维度,支持了伤者家属在患者ICU治疗期间的误工损失诉求,体现了司法对亲情价值与家庭责任的认可。
案情回顾
被告驾驶的小型汽车与原告驾驶的电动三轮车发生碰撞,造成原告受伤,两车不同程度损坏。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双方负事故同等责任。原告伤后至医院治疗,共产生医疗费7万元,其中在ICU(重症监护病房)治疗8天。被告驾驶小型轿车在某保险公司投保了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和商业险,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间。后因赔偿事宜未果,原告将被告及某保险公司诉至法院。双方对原告在ICU(重症监护病房)治疗期间家属进行护理产生的护理费争议较大。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在ICU住院期间虽无需家属或护工直接进行护理,但是根据医院诊疗习惯,仍要求有家属留院配合缴费、签署手术文件及处理突发情况等,并按照医院规定的时间段探望、送必要用品,必然导致原告亲属误工。最终,法院判决支持原告方误工费960元。
法官说法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ICU治疗期间的护理费争议,法院未采纳保险公司或侵权方的常见辩解,主要基于以下核心考量:其一,家属虽无需进行身体护理,但伤者身处ICU,家属参与治疗辅助工作是必然要求,其付出的精力和时间成本不容忽视。其二,ICU虽配备专业医护,但家属在门外的守候并非多余,而是亲情的自然流露,更是应对突发状况、配合医疗救治的关键环节。其三,从法律价值导向看,肯定家属的付出,符合《民法典》所倡导的家庭互助精神和公序良俗原则,是对人性关怀的尊重与维护。因此,法院支持原告方的误工费诉求,既维护了法律的公平正义,也体现了对人伦情感的体恤与尊重。
这起案件的判决,不仅为类似交通事故赔偿纠纷提供了明确的司法指引,更彰显了法律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同时,对人性与亲情的深刻体悟。它提醒我们,在冰冷的法律条文之外,法律始终关注着人性的温度,守护着每一个在困境中寻求慰藉与支持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