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5月14日

科技活水润沃野 立体养殖富千家

■ 融媒体记者 三 木

 

科技赋能水产养殖,群众增收有望超亿元。日前,县农业农村局水产工作站组织全县90余名规模水产养殖场负责人,前往东胡集镇花园村、胡南村,开展全县基层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水产)新模式新技术学习培训活动,实地学习“稻虾鳜鱼生态养殖”与“一蟹两虾两鱼高效养殖”新模式。

活动现场,东胡集镇养殖场负责人从养殖环境的准备、苗种的投放、日常管理的注意事项,到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等“新模式”养殖技术要点一一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分享了自己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教训,让在场的养殖户们受益匪浅。据水产工作站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县农业农村局积极推出水产养殖奖补措施,并要求水产工作站技术团队扎实做好技术帮扶工作,助力农户通过水产养殖发家致富。工作站根据全县各镇街水产养殖特点,针对性地引进了“稻虾鳜鱼生态养殖模式”与“一蟹两虾两鱼高效养殖模式”等国内较为先进的水产养殖新模式进行试验养殖。东胡集镇水产养殖户虞宏伟、成长进就是全县450户养殖户的代表,他们去年在工作站技术团队的指导下,进行新模式、新技术试验示范并取得良好收益,成为当地养殖致富带头人。

“稻虾鳜鱼生态养殖模式”和“一蟹两虾两鱼高效养殖模式”是两种创新的生态养殖模式。前者将水稻、小龙虾和鳜鱼的生长周期科学规划,实现“一田三收”,小龙虾除草松土、排泄物肥田;鳜鱼游动觅食,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和农产品品质。后者则通过河蟹、青虾、罗氏沼虾、鳜鱼、白鲢的科学搭配,形成立体化养殖结构,河蟹改善底质,虾类利用中层水体,鱼类游动于上层,充分利用了水体空间。新模式较传统养殖模式亩均增收2000元~3000元,若在全县推广,预计可增加收益超亿元,这两种模式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还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科技赋能水产养殖,不仅为养殖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次观摩活动让我受益良多。”一位养殖户激动地说,“以前我们一直按照传统的方式养殖,收益有限。今天看到这些新模式带来的巨大效益,我深受启发。回去后,一定按照专家的指导,尝试应用这些新技术,争取今年有个好收成。”观摩代表纷纷表示,将把所学的新模式、新技术尽快应用于生产实践,大家一起走上致富新道路。

通过引进先进的养殖模式和技术,涟水水产养殖业正朝着高效、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今后,随着这些新模式的全面推广,涟水水产养殖户们将有望实现更大的增收,为全县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