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25日
漫漫求学路(七)
■ 羊子林
作者父亲羊海吉
报考理工科,志愿是军校
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急需大量科技人才,投入国家经济建设。20世纪50、60年代,“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响彻云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也影响了无数青年学生。当年全国大学招生,理工科的招生人数大大超过文科,因此,凡是数理化成绩稍好一些的高中毕业生大都会选择报考理工科大学。高二下学期分科应对高考,虽然我的文科成绩也比较稳定,但是我未加思索就选择报考了理工科。
高考前夕,开始填报志愿,我们高三三个班的教室内外贴满了全国知名大学的招生简介,其中,“清华大学——工程师的摇篮”最为醒目,令人印象深刻。其他诸如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对我们江苏考生来说,也颇具吸引力。但是对我这个家境贫寒的考生来说,吸引力最大的还是军事院校。如果能考上军校,不但不发愁吃饭问题,而且连穿衣问题也解决了,据说每月还有六七元钱的津贴。我深知,即使我能考上理想的地方院校,父母也拿不出钱来供我上大学。经过对全国几所高等军事院校招生简介进行比较,最终我选择离家较近的南京炮兵工程学院(简称“南京炮工”)。经过严格政审,学校认为我符合报考绝密专业条件,不仅第一张表第一志愿为我填报南京炮工,而且第二张表第一志愿为我填报第二军医大学,可见涟中的19领导和老师都很支持我报考军校,他们多么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的管理多么精心,多么体贴入微。
7月7、8、9三天高考,物理很不理想,但是数学、化学、俄语、作文、政治五门功课考得还比较满意,心想:考取大学虽然很难,但也不是没有可能。10日上午,南京炮工前来招生的一位教官单独找我见面,问我考得怎么样,最后表示欢迎我报考南京炮工。我们见面时间虽然不长,谈话内容也很简短,但是教官对我的态度很热情,给我的感觉是面试合格了,政治条件也不成问题,关键在于我的考试成绩能否达到或超过南京炮工的录取分数线。
五味杂陈的四十天
7月10日下午,在教室门外碰到我们的班主任王贤华老师,他问我考得怎么样。我回答:物理考得不好,大学恐怕考不上了。他说:今年物理比较难,大家都没考好。放心吧,如果你也考不上,那么我们涟中还能考上几个?我想,这几年,王贤华老师一直教高三年级俄语,也一直是高三毕业班的班主任,也许这是他的经验之谈和独到见解,希望他的看法能得到验证。回到宿舍,知道大多数同学都已离校,这时我才急忙收拾行李,恋恋不舍地告别了让我终身受益的涟水中学,晚上回到了父母的身边。
脱离了学校的集体生活,孤独感油然而生,同时感到未来的日子充满了未知数。从7月10日到8月20日,我在家里焦急地等待大学录取通知,整整等待了40天。这40天真是五味杂陈!回到家的第一天晚上,晚饭是借着月光在院子里吃的。晚饭后,我独自回到屋里,感到无所事事,准备早点睡觉。我仿佛听到父母在小厨房里商议什么事情。不一会儿,母亲过来了,问我考得怎么样,有没有考取大学的把握。当年全国高考的升学率只有17%,我怎么敢说有把握呢!我对母亲说:考得很一般,没有把握一定考上。母亲听了我的回答以后,马上回到小厨房把消息反馈给了父亲。老两口又嘀咕了一阵子,母亲返回来,严肃地对我说:高中毕业了,试也考完了,明天就和我们一起去生产队干活吧,也该为家里多争点工分了!这使我感觉父母对我的态度有点冷冰冰的,似乎对我考上大学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但我转念一想,父母为了供我上学,这十几年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现在考试结束了,即使在家等待录取通知,明天也该去生产队干活了,也该主动分担点家里生活重担。
从7月11日起,直到8月20日,我每天都在生产队干活。为了多挣工分,我专拣分值高的重活、脏话干,碰到包干的力气活,往往一天能挣壮劳力双倍的工分。结果,干了40天,挣了560工分,按壮劳力每天可挣10工分计算等于干了一个壮劳力56天的活。穷地方的工分不值钱,当年我们生产队每10工分只值8分钱,560工分折合4.48元人民币。年底,扣除生产队分给我家的粮、草款项,父母从生产队分得2元多钱现金。如果没有我挣的560工分,父母劳作一年,还会欠生产队2元多钱。
军校提前招生,录取通知通常比地方院校提早半个月发出。8月上旬,听说报考军校的其他同学都收到了录取通知,只有我没有收到,心有点凉了。因为大批地方院校的录取通知都还没有发出,我心有不甘,只好耐下心来继续等待。
20世纪60年代,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国家每年都在高中毕业生中征兵。当时的政策是,凡是体检和政审合格的,都可以去当兵;如果考取大学,优先上大学。高中毕业之前,军队在涟中招收飞行员,即使我父母是烈属,我又是独生子,但我积极报名,态度坚决,获得校长的充分肯定,在县一级体检,我各项指标都合格;后来到军分区体检,不巧碰上感冒,对耳鼻喉部有点影响,最后被刷下来。因此我只要去参军,可以不再体检和政审,而且任何兵种都可以选择。8月10日左右的一天下午,参与征兵工作的陈同章老师专程到我们村上找我,告诉我今年招收的是特种兵,让我表态是否愿意参军。我表示:只要考不上大学,我坚决要求参军。当天晚上,我把这件事如实告诉了父母亲,不料母亲坚决反对,她哭着对我说:你哥已经牺牲了,我不能再失去你,我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你去参军。平时,只要母亲流泪,我都会依着她,不让她生气。但是,这次我铁了心要去参军。我对母亲说:如果我考不上大学,又不让我去参军,整天在家守着你们过穷日子,怎么能有机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参军也是一条出路,应该让我出去闯一闯。父母看我的态度非常坚决,而且担心不让我走,怕把我逼出病来,过了两天,表示参军的事由我自己决定,他们不再反对。
8月份的农村,本不该缺吃的,可是由于水灾严重,涟水的农村却像荒年的春天,青黄不接,不少家庭上顿不接下顿,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8月中旬,我家竟然也无米下锅。父亲对我说,猪圈里有头七八十斤重的猪,本来想在秋季把它养肥,能多卖几个钱,现在看来不行了。8月20日南集逢大集,我们把猪卖了,买点鲜棒子(没有晒干的玉米)回来糊口,待生产队分棒子,秋粮就接上了。真的没想到,我家的日子也过得这么紧巴,这更加坚定了我去参军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