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25日
涟水县第三建筑公司盛衰纪实(上)
■ 刘树林 钱承贵
1963年初,涟城镇(现涟城街道)党委召开新年第一次会议,党委书记任秀华说:“今天会议只有一个议题,就是如何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修房难,建房难的问题。最近一段时间,我经常收到群众来信,接待来访,反映他们的住房漏雨,常常外面大下屋内小下,无法居住,跑遍全城也找不到一个瓦匠。也有来访者反映,他家住房有一面墙倾斜很严重,为防止倒塌,只能用几根棍撑着,每天都提心吊胆,生怕房子突然倒塌砸死人。还有个别特困户反映,因为经济困难,至今没有房子住,只能用尼龙布搭一个棚,将就着过日子,政府能否帮我家一把,自己再想想办法搭建两间房子等等。”任秀华在讲完这段话后,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共产党是为人民办事的,新中国成立已十多年,还有这样的问题存在,这是我们镇党委的工作未做好,责任由我负责,我要做检讨。当然,我们要首先拿出办法和措施,第一条就是要有机构,镇政府要成立涟城镇房屋维修队,先从修房开始,填补这项空白,让群众安居,它是镇政府领导的直属企业,希望在短时间内出成果,让群众看到希望。”
党委会议后,组建镇维修队的各项工作迅速展开,由镇政府任命的第一任队长胡启明,原是北门居委会主任,人脉关系好,能尽快打开局面;副队长陈金桂,是一位木匠师傅;会计姚海宁,精于财务。他们朴实、敬业、相互密切配合,让维修队很快形成影响力和号召力。最早办公地点在荷花街租赁民房三间,工人主要有城东与二塘的瓦木匠及笆匠等为主,约有四十多人。工资分配采取一段清形式,做一段工程结算一段,工资当场及时兑现,大小师傅差价不大,基本上以出勤天数为主,多劳多得。维修队一年的总产值达5万元左右。开始一段时间,以修为主,访问下户均很满意,工人因有收入也很卖力,经过一年的努力维修队在群众中赢得普遍好评。
涟城维修队第二任队长梁学仁,会计黄文虎,现金会计兼技术员刘树林,他们是单位固定人员。当时业务很忙,建房户很多,天天晚上要加班,帮工程队结账。1968年至1974年期间,涟城维修队在梁学仁的领导下,实现了三步跨越式发展。梁学仁头脑灵活,勇于创新,上任后就对镇领导说:“我们天天忙的是盖房子,为什么还叫维修队?”1971年涟城维修队顺理成章升格为涟城建筑站,业务发展上实至名归,从原来的维修为主转变为以建为主,主要建筑有:一是民房住宅(三间堂屋加两间锅屋);砖混结构钢屋架屋顶厂房;平房办公室、教室、宿舍等民用建筑;二是由原来租赁办公室转变为单位自建的七间临街办公室,位于安东路边西侧,该办公室建成后在当时的安东路上颇为壮观,彰显出涟城建筑站的发展势头;三是将原有的清包工形式逐渐变为包工包料形式,奠定了将企业做大做强的基本条件。至1973年包工包料业务量已经大增,完成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资本积累。1974年,实现产值61万元,是当时涟城镇镇办企业收入最好的企业之一。
1975年至1980年期间,谭茂荣(抗美援朝老兵、原涟城商联主任)出任涟城建筑站站长,该同志为人沉稳,在任期间发展基本上是稳中有进,随着改革开放号角响遍大江南北,承包工程绝大多数是包工包料,总产值增加,业务量加大,建设单位和建房户均有求于建筑公司,市场活跃,开工、上梁、收工三顿饭都是建设方做东。对建筑公司而言,是卖方市场。收钱不拖账,吃饭坐上席。
与此同时,建筑站还办了一个电机修理部,请无锡师傅当技师,业务开展得红红火火。在北门生产小队临盐河边买了一块地,办了一个预制构件加工厂,产品供不应求。在此期间,因安东路扩建,将原办公室改建为局部三层办公楼。建筑站的主要管理人员除谭茂荣站长外,还有张云福副站长(原任东门大队队长),黄文虎任财务股长,刘树林任生产技术股长,席志高(抗美援朝老兵)任后勤负责人。
从1963年的维修队起步,17年来业务量持续增长,经济收入大幅增加,工程技术人员不断增多,使涟城建筑站名声大振,财大气粗。在业务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涟城镇党委和镇政府均感到力不从心,下一步涟城建筑站向何处去?
经过县镇两级反复磋商,涟水县革命委员会于1980年12月16日发涟革(80)273号《关于成立涟水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的通知》明确“同意将原涟城建筑站改为:涟水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性质为大集体,行政上归镇党委领导,业务上归县基建局管理。实行独立核算……”随后涟城镇下文任命张庆华任三建公司经理,刘树林任副经理。任命鲍锦玉为书记,张云福为副书记。
三建公司成立后,公司第一任领导班子在班长张庆华带领下,坚持以质量求信誉,以信誉争市场,团结奋斗,攻坚克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1981年至1987年,三建公司在县内建筑市场所占份额逐渐超过了县一建公司,所承建的较大项目分别有:县政府、涟城镇政府办公楼,以及交通局、水利局、燃料公司、金属公司、生资公司和木材建材公司等单位的办公楼,还有人民银行中山路支行、棉麻公司、农资公司等单位的办公楼以及阳春楼、振兴楼、涟水中学教学楼、教师进修学校教学楼、二中教学楼和梁岔、余圩等乡的粮食大仓,蒋庵乡大礼堂,无线电厂舍楼,军转干宿舍区,老干楼宿舍区,农机局宿舍区、涟城医院门诊楼等单位40多幢楼房,总建筑面积80000多平方米,建设单位遍及全县城乡单位和部门。1982年底该公司总结大会在县工人文化宫大礼堂隆重举行,千余人的会场济济一堂,座无虚席。当年完成建安产值410万元,工人的工资奖金随之增多了,公司也加大了对施工设备的投入,先后购置了搅拌机、井子架、圆盘锯等机械设备价值30余万元,具有了建设大项目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