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23日

人间至味饺子香

■ 韩 英

 

在我们皖北地区有个习俗,大年正月初一早晨全家围坐一起,吃上一顿热热乎乎的饺子,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喜庆团圆、和和美美。

记得小时候物质匮乏,平日里连吃一顿肉都是奢望,更别说吃饺子了,所以孩子们心心念念盼着过大年,可以吃大鱼大肉,还可以吃上热腾腾的饺子。每到大年三十下午,村里家家户户都开始包饺子,祝福新年丰衣足食,年年有余。有讲究的人家,还会找来一些硬币,一分二分五分的不等,清洗干净了包到饺子里去,吃饺子的时候,谁最先吃到硬币,就预示着将来能当家做主,是个前途无量的主儿。说来好笑,虽然后来我也并未当家做主,可是那时候几乎年年第一个吃到硬币,牙被生生硌了一下,我立即兴高采烈地张大嘴嚷起来:“我吃到硬币了!我吃到硬币了!”父亲满面红光地竖起大拇指:“好!咱们英子将来能当家!”这个来自童年的鼓励对我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喜欢上吃饺子,不论是肉饺子还是素饺子。吃饺子成了我烟火岁月里一种高级奢望。

后来到外地读书,食堂里的饭菜常常让我难以下咽,吃得胃里泛酸。好在食堂旁边有家水饺店,店铺是某老师的家属开的,想必也是为生活所迫,经营这家小店补贴家用。饺子食材新鲜、馅儿饱满,最最要紧的是价格优惠,只要五毛钱就可以盛上满满的一大碗。每当饥肠辘辘的我们从店铺门前经过,那浓郁的韭菜香便扑鼻而来,撕扯着我的食欲我的胃。于是平日里注意减少开支,省下钱来只为周日能吃上一碗韭菜饺子。当零散票子交上去时换来一碗水饺,热气腾腾的汤水轻飘飘的十来个韭菜饺子上下浮动,那感觉美极了。在那寒酸的日子里,这一碗暖暖的香香的水饺更能抚慰我们的乡愁我们的心。

成家以后,沦为家庭“煮”妇,厨房成了我“当家做主”的地方,一日三餐理当由我安排。虽没有精湛的厨艺,做不来“满汉全席”,但至少得让这个小家庭的成员吃得滋润,于是包饺子就成了我拿手绝活。杜甫有诗云:“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春夏之交,正是吃韭菜素饺的绝佳时节。从菜市场买来一把新鲜的韭菜,配上薄薄的鸡蛋皮儿,饺皮擀得圆圆的,饺子捏得弯弯的,顺着弧度摆放在高粱梃子编制的老式锅拍上,横也成行,竖也成行,怎么看着都养眼。下到水里煮或放在锅上蒸,任一种做法都会让你吃得唇齿留香,五脏六腑都畅快淋漓。

秋冬季节是吃肉饺子的好时候。有道是“霜降萝卜赛人参”,霜降以后,皖北地区的红萝卜皮薄肉嫩,水分充足,咬上一口卡蹦脆,作为肉饺子的食材再好不过。从街里买来新鲜的五花肉,鲜嫩水润的红萝卜,最好带上一把香菜,洗干净了晾晒备用。肉切丝剁碎,再把萝卜葱姜香菜统统放到里面剁碎。装盆调料,最精髓的部分是磕上两枚土鸡蛋,滴上几滴香油,这样细细搅拌均匀,精美的肉馅就做好了。面皮擀得薄薄的,顺着擀面杖一划一分为二,然后切成一沓一沓的四四方方小面皮,这样包出的元宝饺子,皮薄馅满,一个个圆滚滚、胖乎乎的,煞是喜人。顺着蒸腾的热气下到开水里,正应了那个谜语:“前面来了一群鹅,扑通扑通跳下河。待到潮水涨三涨,一股脑儿赶上坡。”

待到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这时候厨房里烟雾缭绕,家人们围拢一桌,每人一大碗,蘸上香醋蒜泥,热乎乎地咬上一口,那滋味美不胜收,瞬间多了几分温馨,虽累得腰酸背痛,却是满满的成就感。此时,什么“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里,也抵不过一碗饺子更能抚慰人心。文人雅士们有他们的诗酒花茶、琴棋书画,我们俗人自有俗人的烟火人间、俗世清欢。这一碗饺子下肚,足以抵挡尘世的寒凉,给家人带来满满的亲情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