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23日

踏春逐绿,共赴文明之约

■ 融媒体记者 杨海燕

 

春暖花盛,正是人们外出踏青的好时节。近日,笔者走进城区周边的公园、郊野,与市民深入交流,倾听他们对文明踏青的看法与践行故事,感受到一股文明新风正融入春日的盎然绿意之中。

沿着古淮河畔漫步,笔者遇见正在散步的退休教师林女士。谈及近年来踏青环境的变化,林女士感慨万千:“过去,公园草坪上随处可见丢弃的饮料瓶、食品包装袋,树枝也常被折得七零八落。现在大不一样了,大家越来越自觉,公园里干净整洁,花草树木都生机勃勃。”林女士还表示,自己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环保志愿活动,向居民宣传文明踏青理念。她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带动更多人参与到爱护环境中来,让每个人都成为文明踏青的践行者和守护者。

在郊区的一块空旷地段,暖阳洒在如茵的草地上,有几个家庭在此享受惬意的亲子时光。市民陈先生带着妻子和女儿,正铺开野餐垫准备享受午餐。当被问及文明踏青的体会时,陈先生认真地说:“现在大家的环保意识都提高了,出来玩都知道不能破坏环境。每次离开时,我们都会把垃圾收集好,扔到指定垃圾桶。”一旁,陈先生的女儿奶声奶气地补充:“老师也教过我们,要爱护小草小花,不能随便摘。”

随着越来越多市民选择自驾前往郊外踏青,停车秩序成为文明出行的重要一环。在保滩街道的一处生态农庄,笔者看到车辆停放得井然有序。刚停好车的市民张先生说:“大家都知道按规定停车,方便自己,也方便他人。要是乱停乱放,不仅破坏踏青的心情,还可能造成交通拥堵。”

在访谈过程中,笔者也了解到一些不文明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市民在踏青时随意践踏非开放区域的草地、一些游客为了拍照而攀爬树木……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自然景观,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此,市民纷纷提出建议。市民小李认为,景区可以设置更多醒目的文明提示标识,加强对游客的引导。同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开展文明踏青宣传活动,提高市民的文明意识。

文明踏青,既是对自然的尊重,也是对城市形象的维护。从访谈中可以看到,大多数市民已将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实际行动守护春日的美好。但要让文明踏青成为常态,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营造浓厚的文明氛围。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参与下,我们的城市将在碧水蓝天下绽放更加绚丽的文明之花,让每一次踏青都成为一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