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07日

老年护理需要更多专业人员

■ 常 青

 

邻居张爷爷年已八旬,自生了一场大病后,身体越来越差。儿子工作忙,平时也无法照顾到他,就给父亲从劳务市场找了一个男护工。男护工看上去很老实本分,手脚也算勤快,可对护理知识懂得很少,更谈不上什么专业素养,就连老人的饮食营养都无法保证。没有办法,只好辞退这位护工。后来,又陆续找了几位护工,老的小的、男的女的都有,结果还是没有一个能胜任老人的护理工作。老人的儿子感叹说:老年护理,找一个专业护工怎么就这么难呢?

的确,护工难找,好护工就更难找。据2015年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国人口统计数据,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3103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2%,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2202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6%,其中失能老年人人数达到惊人的3500万人。按每一个护理工能照顾好三个老人算,如此庞大的失能老人群体,需要多少护理专业人员呢?随着我国进入深度老龄化,据民政部门测算,到2035年,我国失能老年人将达到惊人的4600万,需要护理专业人员的老人会越来越多的,这是摆在面前的迫切而现实的问题。

老年护理专业人员培养,这是势在必行。没有专业的人,很难办好专业的事情。老年护理任务繁重,压力很大,特别是一些失能又失语的老人,离开了专业人员护理更是不行。而目前培养一个技术全面的专业人员需要很长时间,不是听了几节专家授课,就能成为合格的护理专业人员的。因此,办好专业对口培训班,尤其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家学者的支持,制定相应的培训标准、专业的培训内容、编写接地气的培训教材,迅速提升培训者的护理知识储备,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2024年12月30日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保障老有所养,特别将失能老年人照护理作为养老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将其列为失能老人及其家庭的刚需。我们相信,作为“朝阳产业”的养老服务业在党委政府的引导下,能够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吸引更多的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建立有效的专业人才的培养渠道,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进一步缓解全社会养老服务焦虑,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真正幸福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