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3月14日

女子反复头晕步履不稳 介入治疗解除颅内“炸弹”

■ 通讯员 左曙东 袁 杨

颅内动脉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其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日前,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于亚东团队为一名颅内动脉瘤患者及时解除“炸弹”,回归正常生活,患者和家属赠送锦旗深情致谢。

前段时间,家住涟水某镇的王女士(化名)反复头晕伴步履不稳并持续一周,病情愈发严重。2月17日,王女士在家人陪伴下至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神经内科(一)主任于亚东接诊后,了解病史并仔细查体,建议行头颅CTA检查,检查结果提示:右侧颈内动脉与大脑中动脉交界处动脉瘤。于亚东考虑王女士颅内有动脉瘤,当即将患者收治神经内科住院规范治疗。

为确定颅内动脉瘤的具体位置、大小、形状和风险,2月19日,于亚东团队为患者行脑血管造影,经评估,颅内动脉瘤容易破裂。随即,于亚东在病房召开病例讨论会,大家一致认为微创介入治疗是最佳选择。随后,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颅内动脉瘤给身体带来的危害和风险,告知微创介入手术的技术原理和优势,并列举该科开展此类手术的多个成功病例,患者及家属同意尽快手术。

2月20日,万淑芬护士长带领护理团队协助做好术前准备,并对患者给予心理安慰。在导管室,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姜楠、副主任医师严从阳、副主任医师笪正在麻醉师的配合下,实施微创介入手术,在患者的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入鞘管,导管沿动脉至颅内动脉瘤口,经导丝引导将弹簧圈送至动脉瘤腔内成篮,然后再依次填入4个弹簧圈。经2个多小时的专注细致操作,手术顺利完成。术毕,再次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内无血流,填塞完全;复查头颅CT,排除再出血,确认没有手术并发症。

术后,床位护士汪洁每天多次到床边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穿刺部位、双侧足背动脉搏动,主动询问患者术后感受,并为其进行测量血压、脉搏、体温等护理。

手术次日,患者开始下床活动,已无头晕症状并行走平稳。经一周的规范治疗,王女士身体恢复良好、心情愉悦。2月26日,在儿子的陪同下,王女士将一面写有“医术高超 慈善待人”字样的锦旗送至该科室护士站,并邀请笪正、万淑芬等医护人员合影留念。

于亚东介绍: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有传统开颅和微创介入治疗两种不同方法。传统开颅手术创伤大、风险高,患者恢复缓慢。与传统开颅手术相比,微创介入术具有显著优势——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特别是避免了开颅手术可能导致的脑组织损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