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1月09日
淮阴中学滨河高级中学
弘扬教育家精神 争做新时代名师
■ 融媒体记者 杨海燕
淮阴中学滨河高级中学以“为每一位师生卓越追求服务”为办学宗旨,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提出“人人名师”目标追求。
以师为要 “人人名师”建设策略
学校制定相关机制,让教师清楚现状、发展方向与发展路径,最终帮助老师解决专业素养提升。根据实际,学校建构教师发展“535”模式,促进教师立体发展。
1.确立5个层次。根据师德表现、教学经历、专业能力,把教师分为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和合格教师五个层次。
2.铺设3环道路。教师培养从夯实基础到专业化发展,铺设外、中、内环道路,外环历练教学基本功,中环锤炼教学策略,内环提炼教学思想,积极形成螺旋上升的发展轨道。
3.建构5维空间。通过学习空间、引领空间、展示空间、交流空间、评价空间,增进教师对学校的感情和对教学的热情,从而形成教师发展的良好氛围。
以德为魂 师德建设“五大措施”
立德树人,锻造滨河高中名师。学校加强对教师的为人师表、潜心育人、爱岗敬业等师德塑造,切实增强师德培养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采用“五大措施”加强师德建设。
1.教师价值引领。学校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会、报告会、观看录像、师德教育讲座等专题教育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促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领导率先垂范。学校领导必须淡泊名利,孜孜不倦,经得住灵魂拷问。
3.制度规范约束。学校先后出台相关制度加强师德建设与考核制度,并在各项评优评比与绩效考核中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
4.榜样示范引领。学校打造师德师风品牌栏目,每学年评选“十大师德标兵”“最美教师”,每月进行“师德标兵宣讲”“最美教师讲述立德树人好故事分享会”等活动。
5.学校愿景推动。把学校建设成为江苏省一流品牌学校,成为师生幸福成长的精神家园。
以能为基 师能建设“五大机制”
学校把教学设计能力、课堂实施能力、解题命题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教研科研能力作为师能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推进能力建设。
1.建立学习机制。引导教师务必坚持个人学和集体学相结合,向书本学、向同行学、向专家学、向课标学、向高考学,做到比学赶超,共同成长。
2.建立引领机制。通过市县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优秀教师队伍梯队建设、“青蓝工程”等措施,培养一批有影响的学科教学骨干。
3.建立交流机制。采取专家讲座、教师发展论坛等形式开展教师培训,满足各层次教师发展需求,每学期多次组织教师参加广教研、骨干教师培训等活动。
4.建立评价机制。制定相关机制,让教师清楚现状、发展方向与发展路径,最终帮助老师解决专业素养提升。
5.建立展示机制。每学期举办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高级教师示范课、党员示范课、优秀教案评比等活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激励教师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
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卓越成效,教师队伍整体实力强大,老师们精神明亮,教学优秀。学校是“江苏省高中物理教学研究基地学校”“江苏省中学物理实验创新研究项目实验学校”“淮安市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淮阴师范学院实践基地”,学校有12名教师获江苏省教师基本功大赛、江苏省优质课评比一、二等奖,近一半教师在省市各类大赛中获奖。
以老师的身手不凡赢得学生的卓越发展,新高考改革实施以来,学校重点本科推进率达到300%以上,普通本科推进率达到200%以上,实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是淮安市学生发展最好最快学校,为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等高校输入一大批优秀人才。学校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全市普通高中质量提升先进集体”,获得“淮安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特等奖”“‘县中振兴’突出贡献奖”等。
解题能力大赛
教师素养大赛
最美教师
十大师德标兵
省市级竞赛获奖教师嘉奖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