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1月08日

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

以如磐信仰办学 持赤子情怀育“心”

■ 融媒体记者 杨海燕

近年来,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全力策应县委“2233”发展战略,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使命,秉持“让每个人成为爱国爱乡赤子”理念,不断强化品牌意识,坚持特色办学,完善育人体系,创新育人路径,持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建设。

党建强校 厚植爱国爱乡“赤子心”

市“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

书记思政课

 

学校创新打造“赤子先锋+3+N”党建品牌,持续推动学校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促进党建工作成为立德树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红色引擎”;将“爱国爱乡”学校精神融入校园“赤子”文化建设,激发师生生命自觉和价值自觉,大力营造崇德尚学浓厚氛围。校园特色党建品牌成功入选市“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项目,校党委曾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科研兴校 锤炼教师队伍“匠人心”

专家讲学

教师“学考研”沙龙

 

学校持续推进学科组、备课组等教研共同体建设,强化教研,凝聚团队智慧;选派教师外出跟课学习,增强教师实践经验,提升教师科教能力;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积极邀请高校、科研单位等领域专家来校讲学指导,在内研外学中,充分提升教师业务水平;通过组织教师发展论坛、展示课、命题大赛、基本功大赛等“教学节”系列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进青年教师成长的“青蓝工程”、骨干人才培养的“领航工程”、学科领军人才的“名师工程”,推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提升。2024年11月,学校荣获“淮安市‘四有’好教师团队”称号。

质量立校 推行实效课堂“善问心”

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会

课改研讨

 

学校深入研究“三新”背景下教育新要求,在淮安市“融学课堂”理念基础上,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善问”课堂,依托“存问—互学—展示—点评—归纳检测—实践运用”为一体的教学环节,推动“教学练一体化”研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高效学习,让课堂从“教为中心”转为“学为中心”。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设立对比机制,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最大程度提高教学实效。近两年高考,特殊本科、本科保优率和提优率均取得较大提升,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和市县提出的“一年更比一年好”的要求和目标。

德育固校 秉持春风化雨“育才心”

班主任培训

家庭教育讲座

 

学校构建“345”德育框架,不断完善德育工作体系,努力提升德育工作实效;实施“领育制”“一生一策”精准育人政策,对学子从理想、学习、生活、心理等全方位研判和指导,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确保德育工作精确到人,培养具有“担当大任的志气、舍我其谁的豪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直面困难的勇气、傲岸不屈的骨气”的学生群体。

文化润校 永葆青春昂扬“蓬勃心”

部分竞赛获奖学生

高三启航仪式

 

通过开展师生艺术节、运动会、主题演讲、成人仪式、心理剧表演、志愿服务、科技竞赛等活动,落实五育并举,构建充满活力、富有蓬勃朝气的校园。上学年,郑梁梅学子在各类活动中屡获佳绩,省一等奖9人次、省二等奖26人次、省三等奖45人次。学校在高质量完成国家课程基础上,开发以培养“爱国爱乡赤子”为核心的校本课程体系,构建以课程为统领、课堂为核心、评价为导向、管理为保障的校本课程实施体系,目前已开发“价值观课程、品格与文化课程、实践课程”等三大类共60余门课程。

特色办校 创新一体两翼“同行心”

金城路校区

清枫路校区

 

郑梁梅学校清枫路校区2022年8月正式启用以来,学校提出“抓住历史机遇,打造全新校区,奋起二次创业,再续郑高华章”。新校区以“蓬勃朝气,家国情怀”为校园文化主题,构建全新校园教育生态,坚持从质量、内涵、文化、特色、信誉等路径进行高品质建设。两个校区资源统一配置、师资统一调配;教学统一管理、课程统一设置;教研统一安排、考试统一进行;评价统一标准、活动统一组织,形成学校“一体两翼”办学格局,为学校高质量发展预留巨大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