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1月07日

江苏省涟水中学

实干作答 实绩交卷 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融媒体记者 徐 强 通讯员 张 震 陈 雷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打出县中振兴一整套“组合拳”,始终把县中振兴作为优先工程、民心工程,真心关怀教育、真诚关心教师、真情关爱学生。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学校锚定“教育强县”发展目标,牢记“县中振兴”责任使命,弘扬“奉献进取”涟中精神,落实“精心育人、精致教学、精细管理”办学路径,教育生态不断优化,教学质量大幅提高,育人成果花繁果硕。

学校勇担县中振兴“领头雁”,高考连续取得突破性佳绩。近4年高考,尖子生省排名不断靠前,有5名学生考入全省前1000名。600分以上高分人数由2021年的10人增至2024年的85人。一本达线人数由2021年的416人增至2024年的651人。一本达线率由2021年的43.06%升至2024年的57.9%,二本达线率由2021年的81.47%提至2024年的91.28%。2024年高考再添新彩。一是一本提升率12.6%,增幅位居全市14所重点高中第一位。二是领头班级表现优异,高三(1)班班级均分615.2分,位居全市最前列;3个班级一本达线100%。三是985、211、“双一流”高校录取数同比分别增加8人、31人、49人。这展现了百年老校的实力与风采,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回首奋斗路,新时代涟中人品尝喜悦的同时,也体会着“天道酬勤”“汗里藏金”的真正含义。稳定优异的办学成绩源于96年深厚的文化底蕴,源于“奉献进取”的涟中精神,源于“三精”教育办学路径的生根结果。

“三全”导师制行稳致远

考取西安交大的2024届高三(11)班徐雅茹同学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真情感激母校,成功不只是自己在努力,还有老师们和整个学校一起在战斗。”她的话代表了涟中学子对母校及老师的感激。学校扎实推进“全员参与、全程跟踪、全面指导”导师制,课堂上的点赞、作业后的面批、生活中的关爱,已经成为“导师”们的习惯。“三全”导师制的推行,为涟中学子筑梦圆梦铺就了通衢大道。

“三精”教育精益求精

如果你问“一堂40分钟的作文讲评课需要准备多长时间”,语文学科主任王蕾会告诉你平均不少于4个小时。她“批改作文、制作课件、打印佳作”的一套流程,花上5小时是家常便饭。如果你问“班主任每天进班多少次”,2024届高三年级部主任贾正兵会告诉你平均不少于10次。他个人肩负着特优生“培优”任务,还要组织检查好学科教研、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等教与学关键环节。他们是奉献进取涟中人的缩影,是涟水中学“三精”教育的践行者,更是百年名校永葆青春的传承者、守护人。

“三业”队伍苦干实干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学校致力于打造“敬业、精业、进业”的高品质教师队伍,着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融学高效课堂,充分彰显师生生命活力。课前教研打磨课堂,课后总结反思教学,已经成了涟中人的教学标签、必备素养。学校定期编写“高效课堂百师谈”交流材料,如实记录了他们的课堂感受和经验,如块块美玉、粒粒珍珠,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三爱”境界令人动容

教师们“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表现令人感动,班主任“日出前到班、午练时坐班、夜深时归家”是常态。很多教师没有时间关心自家孩子学习,有的只能把孩子带来放在办公室,晚上10:30才能带着孩子一起回家。很多教师没有时间陪伴年迈老人,家里老人生病时也不能经常侍奉尽孝,他们就是我们身边奉献进取的涟中人。

2025年,学校将始终秉持百年名校的优良传统,聚力“教育强县”战略目标,聚焦“县中振兴”关键任务,保持“走在前、做示范”奋进姿态,持续擦亮涟水“教育之乡”名片,实干作答,实绩交卷,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全县建设更高水平全国百强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教师节表彰优秀教师

十八岁成人礼仪式

学生戏剧社团活动

校园读书节诗朗诵活动

小组合作式融学高效课堂

精心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