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11月22日

深入虎穴擒顽敌(上)

■ 杨海燕

此事发生在涟水县五港镇。该镇是个古老的农民交易市场,约有千余口人,位于盐河东岸,涟新公路横贯街心。

1939年,日本鬼子在五港镇建立据点,以保持涟、淮、沭、灌四县交通联系。1940年以后,该镇据点增加防御,增强伪军一个中队,企图断绝我盐阜和淮海两大行政区的联络。

五港镇关系到我苏北、皖北、鲁南、豫东交通联络枢纽,镇南北是日本鬼子的交通要道,东西则是我军政交通要道,为横竖十字交叉形。因此,日本鬼子要保持交通运输和一切物资供应,断绝我游击根据地联系,以便于分割蚕食,各个击破,缩小和包围我根据地。

由于地理形势犬牙交错,需要包围再包围,也就是说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解放城市,做到牵制敌人、包围敌人,最后消灭敌人。这是毛主席的战略方针,事实证明,是非常正确、英明的。

除了在五港镇派驻伪军以外,日本鬼子还经常派潜伏哨于盐河边上,且经常亲临流市盘查,放暗哨特务、汉奸伪军等活动频繁,企图封锁、割断我盐阜、淮海交通联系。

我军为了保证党的工作需要,必须对敌人以牙还牙,展开针锋相对、你死我活的斗争,坚决保护我党的东西交通联络,建立地下交通、地下侦查暗哨。

1943年秋天,大约在8月间,新四军有一部分军队调到盐阜,配合开辟该地区反扫荡工作,参谋长赖传珠派人送来名片,要孙托在几天内调查清楚大新集鬼子及五港街伪据点敌情,并详细报告。

孙托当时任涟水一个区的区长兼大队长,负责监视盐河、五港一带敌伪,接到这个命令后,他感到这是一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考虑区队人少,新兵又不能胜任此任务,孙托思虑,要吃龙肉亲自下海,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于是,他挑选几名坚强勇敢的区队员,加上罗冠洪同志一共七个人,配上双盒枪、步枪、大刀、手榴弹等,于黑夜向五港方向出发。

在穿过公路左侧时,忽然听到西南方向有隐隐的脚步声和吵吵喳喳声,于是,孙托等人立马卧倒,向有声音的方向监视着,并准备战斗。

声音渐渐近了,而后又渐渐远了,因天太黑,伸手不见五指,只听见脚步声看不见人影。当声音去远后,他们摸到这群人走过的路上,伏在地上,用手在地上仔细摸印下来的皮鞋底痕迹,然后分析出是鬼子的巡逻队。

当吵吵喳喳的声音奔大新集方向去了后,他们七个人立刻向盐河方向前进,来到了河边。

夜晚的河口十分安静,不远处,五港的伪据点传来大喊大叫声,手电光四下扫射着,这是敌伪因恐慌而采取的壮胆方式。

盐河及公路情况基本摸清楚了,唯有五港街伪据点人数、武器配备及鬼子近况还不了解,为待进一步弄清楚状况,以备向上汇报,当即就地研究,决定冒充伪军混进伪炮楼摸清底细。

经过研究,他们想到了一条妙计,即由孙托带领施祥基、罗运根身穿伪军服,骗取哨兵放下吊桥,且不惊动炮楼内的伪军,其他人再跟着冲进去,彻底解决据点内全部伪军。

孙托等人在黑夜中向五港据点快速接近,他们翻过圩,爬过沟,这时,几个伪军在炮楼上大喊大叫:“谁呀,不许动!”随即,手电筒光线朝他们这边照射过来。

几个人大吃一惊,担心被伪军发现,看到电筒光线要照射到他们身上,立即伏在地上一动不动,等到灯光照过去了,他们又开始向前慢慢爬。 

(根据涟水县档案馆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