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11月22日

“佛门楷模”昌明和尚(一)

■ 刘奋武

昌明和尚又称昌明法师,江苏涟水人,民国时期著名爱国僧人。关于他的事迹,在淮安地方史料中未见介绍,笔者在收集涟水籍僧人相关资料时,意外发现贵州安顺地区有些文史资料与他有关,于是将手头所掌握的内容整理成下文,以补充淮安涟水地方文史之不足。

隆昌寺受戒

昌明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俗名孙书香,昌明为其法号,另有超寂、念一等法号,自幼聪颖好学,入清涟高等学堂读书,约民国十二年(1923)考入南京法政大学,约民国十五年(1926)毕业,可能是由于体质差的原因,读书期间跟着南京某寺僧人学习养身之术,从此对佛法入迷。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在南京地藏寺剃度出家,潜心研究佛学和医道。民国十八年(1929)春,昌明到南京宝华山隆昌寺受具足戒。

隆昌寺为海内传戒重镇,国内各地寺院的受戒仪规,皆以宝华山隆昌寺的《传戒正范》为蓝本,据有关资料显示,民国期间全国七成以上僧尼来此受戒,宝华山隆昌寺也因此成为律宗的祖庭。昌明由地藏寺推荐而来,由宝华山第十七代住持德宽和尚为之传戒。宝华山每年依规传戒两次,一为春期,一为冬期。春期传戒期为三十八天,从农历三月初一到四月初八。昌明于二月底来寺报道,进入戒堂后正式受戒,由当家师负责整个传戒过程的教导戒规之事。

对于戒子来说,受戒过程堪比一场十分烦琐的、极为严格考验考核,还要承受肉体上痛苦,比如规定项目,每天半夜要起来做早课,晚上还要在韦驮殿里叩几百个头。还有所谓的“出普”,就是安排些劈柴、摘茶、担水、搬粮等苦力活,在完成规定项目和苦力活外,还会安排些“技术活”,比如“开坐具”“搭袈裟”等。受戒期间,传授戒律的得戒和尚、主持仪式的羯摩和尚、引导开解的教授和尚(佛门称之为“三师”)轮流讲经,当家堂师用细柳枝边抽打受戒弟子的光头,边传授《遮难文》,更为难受的是,在这里受戒还得遵守“过午不食”的清规,每天只有早、中两顿饭。熬到最后一天即四月初八才是比丘大戒的日子,这一天,当家堂师用艾绒做成的半寸长的条香,点着后在受戒弟子的头顶上烧疤,佛家称之为“练顶”,这是受戒弟子要经历的最后一关,用以表示学佛决心和牺牲精神。

就有受戒弟子忍受不了这些皮肉之苦,烧疤时被烧得昏死过去,看到这些戒子的痛苦表情,昌明自然也是无力帮忙,只求“练顶”早些结束。烧疤时短暂的灼痛也就罢了,之后还要将火灰按在带血的戒疤处,这时的隐痛反而更不好受,只好通过诵经来缓解疼痛。就这样,昌明一关一关挺了过来。德宽和尚很欣赏这位南京法政大学毕业的高才生,亲眼看到昌明在一个多月的受戒期里既刻苦勤奋,又对佛法显示出异于常人的悟性,便与其长谈,劝其留寺深造,将来要挑起弘扬佛法的重担。于是昌明又在隆昌寺苦修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