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11月08日

涟水县名变迁:承载两千余年历史的涟水之路

■ 尤 晨

在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几条耳熟能详的道路——安东路、淮浦路、襄贲路,不仅是涟水城市的主干道,更是这座城市深厚人文底蕴的象征。近日,记者探访了涟水博物馆,馆长汪大鹏为我们揭开了涟水地名变迁的秘密。

追溯涟水之源。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这里首次设县,名为淮浦县。王莽执政时期,淮浦县更名为淮敬县,存在了十余年后,东汉时期淮浦县之名得以恢复。南朝齐建武二年(公元495年),淮浦县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这与频繁的自然灾害、朝代更迭及人口迁徙紧密相关。

襄贲县的兴起。淮浦县撤销后,襄贲县取而代之,南齐建元二年(公元480年),襄贲县迁至淮浦旧址,并从中分出一部分土地。经过十五年的变迁,襄贲县逐渐成为这片土地上的新县名。

涟水县的由来。隋朝开皇五年(公元585年),襄贲县正式更名为涟水县。这一更名既反映了统治者对地名变更的传统偏好,也有实际考量——选择境内流经硕项湖汇入淮河的大河——涟水(涟河)作为县名,不仅更能体现当地自然地理特征,同时避免与其他同名地区混淆。

唐宋时期的辉煌。唐宋时期是涟水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唐武德四年(621年),新设立涟洲管辖涟水和金城两县;贞观元年(627年),涟洲撤销,涟水县名恢复。宋代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涟水升格为涟水军,但在熙宁五年(1072年)又被撤销,恢复为县。元祐二年(1087年),涟水军的地位再次得到恢复。

安东州的诞生。南宋时期,涟水成为宋金争夺的战略要地,政权多次更迭。景定三年(1262年),涟水军更名为安东州,寓意安定东方。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年),安东州曾一度改称涟州,不久后恢复安东州之名。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安东州降级为安东县,此后在明清两代一直沿用此名。

涟水县的现代变迁。民国三年(1914年)一月,为了避免与奉天省的安东县混淆,涟水县的名字得以恢复。1940年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涟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同年10月成立了河东办事处,管理原涟水县盐河以东的四区、六区和七区。1941年,河东办事处与涟灌阜办事处合并成立涟东县。1950年6月,涟水县与涟东县合并为涟水县,自此涟水县的名称未再改变。

今日涟水。今日的涟水,在传承深厚传统文化的同时,正焕发新的活力与希望,继续书写属于它的时代篇章。了解“涟水”这个名字背后的故事,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这片土地上承载的超过2130多年的历史底蕴。

诚然,每一个地名都是一段历史,每一段历史都是一个故事。涟水县的历史变迁,正是中国千百年来沧桑巨变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