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8年06月21日
我的大学梦
□ 王建成
大学,多么诱人的字眼,上大学应是每一个年轻人美丽的梦想和孜孜追寻的目标。
1978年,我国恢复了高考,当时年轻的我也作过上大学的梦。
我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1966年进小学,1972年进中学,1976年高中毕业。这段时间正赶上我们国家“文革”时期。我虽然挂名高中毕业,但实际没有读到什么书,连现在的初中程度都达不到。高中二年,我一年下农场学农,半年到工厂学工,真正读书时间不到半年。而且当时没有高考,上大学靠推荐。
我当时因为家庭原因属留城对象,所以在城里参加了工作,工厂当时一个厂两块牌子,这两块牌子一个是县香料厂,另一个是县造漆厂。
我进厂开始搞的是机修,后调到技术科搞造漆化工技术项目研究。
到技术科才发现自己那么点文化知识太不够用了,很多东西不懂。造漆化工的技术高深无底,牵涉到很多大学的知识,所以在工作中我感到很吃力,一碰到问题就要翻书本或到处请教。
厂里唯一的大学生被我们如宝贝一样供着,什么事都得请教他,什么事都要通过他,让人既羡慕而又妒忌。
那时我常想,要是能上大学多好,不但受人尊重,工作起来也不会碰到太多难处。
1978年国家恢复了高考,这无疑给无数青年人昏暗的人生带来一缕曙光,让他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前途和未来。我也和许多同龄人一样跃跃欲试,怀着要上大学的美好愿望,买来许多高考参考书准备复习。可打开书本一看却呆了,里面的知识大多不懂,过去学的知识还不到书本的五分之一。于是我报名参加一些文化补习班,从初中知识补起。由于基础差,我虽然很努力,但收效不大。
那段时间,我每天晚上读书到深夜一点左右,常常是母亲催促好多遍才上床。但还是感到没有把握,不敢报名参加高考。
我当时心里想:等明年吧!
第二年高考临近时我稍为有了些自信,决心去拼一下,报名表拿到厂领导那里,领导却不肯签字——因为我当时担任一个技术项目的研究,领导出于企业考虑,怕几十万元的投资项目没人去做。
担心关系搞僵,而且我感觉也没有稳上大学的把握,于是我只得忍痛作罢了。
就这样我被耽搁下来,眼睁睁地看人家风风光光地去了理想中的大学。
我再没有参加高考,随着年纪慢慢增大,更没有机会,以至在今后人生中上大学成了我心中的一个梦想,时时萦绕着我。
后来我从工厂调到机关,又从机关调到现在所在的医院,深感到学历和知识对人生的重要。于是我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学习,不断“充电”,自学了大学中文系的课本,阅读了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学和历史书籍,让自己尽快成长,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