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6年12月12日

倾心执行暖民心

——县人民法院法官朱军为外乡人追回百万欠款的故事

本报通讯员 何志强 邵珠婵

 

“真心感谢朱军法官这两年为我的案子操劳,今天我终于把欠款拿到手了,多亏了朱法官啊,不然真不知道我们一家老小怎么活下去啊……”近日,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大厅里,来自南京的当事人张某眼含热泪,手捧锦旗,动情地说道。

 

赢了官司 欠款人却跑了

 

2012年,张某陆续借款给案外人宋某460万元,由周某提供担保。一年后,宋某还了部分款项后就“人间蒸发”了,张某只好将担保人周某起诉上法庭,要求周某偿还剩余的100万元。2014年1月,淮阴区人民法院作出了生效判决,要求周某给付张某100万元。然而,拿着生效判决书的张某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周某跑了,钱向谁要啊?就这样,张某踏上了漫漫“讨钱”路。

 

多次申请无果 矛盾冲突激化

 

张某拿着判决书,到淮阴区人民法院执行局立案申请执行,可由于被申请执行人周某不知所踪,其财产也被狡猾地藏匿起来了,执行工作一度陷入了僵局。屋漏偏逢连夜雨,作为生意人的张某资金周转又出现了困难,这笔100万元的执行款,可以说是决定自己生意存亡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张某实在不知怎么办,只好不停地催促法院,不停地上访,无奈之下,他就把全部的火都发在了法院的身上。眼看着矛盾冲突激化,淮阴区人民法院请示淮安中院,中院指定涟水县人民法院执行局管辖该案。

 

高度重视 倾心执行

 

县人民法院接到中院指定裁定后,执行局相关领导高度重视,指示一定要严肃对待该案,争取圆满完成中院交办的任务。执行局局长特意将该案交给有着二十余年执行经验的法官朱军,再三叮嘱一定要让申请执行人的生效判决真正“生效”。

朱军自2015年3月承办这起案件后,时刻把案子放在心上,稍有一点被执行人周某的音讯,就立刻布置行动,甚至在2016年的除夕夜守在周某家楼下,希望能够将周某“逮个现行”。

这一切,张某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原本将所有的不满、所有的火气都针对法院的张某沉默了,再也不提上访、投诉的事情了。作为一个南京外地人,张某把心放在了肚子里,再也不一打好几遍电话催促了,因为他现在明白了,朱法官对自己的案子是真上心啊!

从2015年3月接手该案一直到今年11月,朱军前前后后往市区跑了七八趟,通过各种途径打听被执行人周某的下落。功夫不负有心人,朱军终于通过周某一个生意伙伴了解到周某的下落,便及时部署,迫使周某“无路可逃”,最终将100万元支付到位,为张某的生意带来了“救命钱”。

“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朱军法官,真没想到,涟水法院并没有把我这个外地人当外人,执行法官真正把我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一样关心……”拿到执行款的张某喜极而泣。

 

群众满意就是最大的褒奖

 

这个案子,朱军为它操碎了心,个中辛苦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只要群众满意,只要能真正让生效判决落到实处,这就是我们成就感的源泉,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再辛苦,都值!”朱军,这位在执行战线上摸爬滚打二十余年的干警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