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8年08月31日

徐心华:两度折桂中国新闻最高奖

本报记者 潘 曼

 

新华社副总编辑,中宣部新闻局局长,经济日报社社长,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再到现在的江淮水新闻文化会馆会长,徐心华可谓是地地道道的新闻人。

2005年,意大利记者公会郑重地把“新闻职业奖”颁给了他。在几十年的新闻生涯中,他采访过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社会知名人士,参加过多次全国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及国家其他重大政治事件、活动的新闻报道工作。党的十五大、十六大,他当选为代表,还担任了十六大新闻中心主任。他是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徐心华,1940年8月出生在我县黄营乡徐跳村一个农民家庭。1960高中毕业后,他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大队书记把录取通知书从公社拿回来时,我高兴得不得了,但也犯了愁。听说北京很冷,可家里连让我带的一床被子都没有。”徐心华回忆道,“村里干部说,我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北京的大学生,要给予帮助。大队书记跑到公社去申请补助,公社给了5块钱,买了被里被面子,村里左邻右舍凑了点棉花,打成被胎,做了被子,我背上它就上北京了。到了学校宿舍,发现睡的是上下铺的木板床。同学问,你的褥子呢?我们家里床上铺的都是麦穰,哪里铺过褥子。我说没关系,我的被子大,铺一半盖一半。”学校知道这个情况后,特地给他补助了条褥子。5年大学,他靠学校每月14.5元的助学金读完了大学。

1965年,徐心华大学毕业分配到新华通讯社,负责国内政治报道。历任记者、编辑、国内政治编辑室主任兼港台编辑室主任、国内部副主任,直至新华社副总编辑。在25年的新闻生涯中,他目击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以党的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实事求是的文风和手中勤奋之笔,将其采写下来公之于众、传与后人。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两会”,党的第十二大、十三大,对林彪、“四人帮”两案的审判,徐心华均参与采访编辑及发稿,他的大量重要稿件常常覆盖全国众多报纸的要闻版面。长篇通讯《勋业永存、光照千秋——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业绩纪念室巡礼》、消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不是一朵花》等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通讯《林彪反革政变破产记》至今令那个时代过来的人记忆犹新;通讯《十三大报告诞生记》,主题重大,独家采写,受到广泛赞扬。他两度折桂中国新闻最高奖中国新闻奖,他对周恩来、邓小平、陈云、叶剑英、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众多历史风云人物的采访记收录在个人作品集《名人名事录》中。

有人说,干记者很苦。其实,干哪一行不艰苦呢?记者是他很喜欢的职业。为什么这么说呢?记者每天的工作都不重复,所接触的是一个社会大课堂。他采访过各种各样的人,很多人都忘不了。采访一些老干部,他深切感受到他们那种“报国之日苦短,报国之心倍切”的爱国情怀,激励他做好每一项工作。徐心华有一次采访邓颖超,她说送你们年轻人8个字——任劳任怨,百炼成钢。你们年轻人一般说任劳容易,不怕吃苦,但任怨不容易啊。你做了好事人家不说你好,甚至还冤枉你,你就发牢骚了,泄气了。这不行,要锻炼自己既能任劳,又能任怨,这才是百折不弯的好钢啊!邓大姐的话对徐心华的影响很大。

对家乡的发展,徐心华特别关注。这么多年,只要能为家乡做点事情,他就非常欣慰。上个世纪70年代有次回家,他小学时的一位同学在大飞大队做干部,拉他去大飞看看。大飞搞得真不错,于是他写了篇《展翅高飞》的稿子,后来《人民日报》刊登时,标题叫《大飞真的飞起来了》。1984年,徐心华又写了一篇反映涟水绿化的报道,在《人民日报》刊登,让许多在外地的涟水人备受鼓舞。

身为涟水人的徐心华也常常在想,他能为家乡做什么呢?主要就是搞点宣传,提供一点资讯。村公路坑坑洼洼,连拖拉机都难走,怎么办?他的一位企业家朋友知道了这事情,当即决定拿出20万元。后来,路就修起来了。有一年大旱,水稻浇灌难,需要买水泵。他随即又找了另一位朋友为村里支持了一个水泵。中央有个文化扶贫委员会,他和这个委员会的主任谈起家乡也需要文化扶贫,这位主任就和他一起,共捐出几千册图书,为家乡搞了一个农村图书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