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7年05月23日

我所知道的蓉子

□ 彭云生

蜚声中外的台湾女诗人蓉子,原名王蓉芷,乳名王培贤,字淑媛。

蓉子祖籍苏州。她的曾祖王保和在清末曾做过把总。有一次,他解押犯人,在船上喝醉了酒,犯人乘其酒醉全都逃跑了。他受到革职处分,后在涟水安家。

蓉子的祖父王金安,开六陈行。民国初年,他患病垂危,是一个英国的传教士将他的病治好的,于是他全家就信了耶稣教。

蓉子的父亲叫王贯之,他兄弟三人。王贯之为大,除了一个妹妹(排行老二),还有三弟王义之,四弟王友之。王义之、王友之皆随父开六陈行。抗战时,王友之因搞情报被日伪杀害。王义之以后开饭店,1983年病故。

兄弟三人中独王贯之读书。他在山西洪洞县神学院毕业,曾在泰州、泰兴、姜堰等地教小学,他是基督教的传教士。1944年腊月初四在姜堰病故。

蓉子的母亲石景秀和蓉子父亲原是同学,结婚后因子女多只得在家操持家务,1930年病故。石氏生五个孩子:蓉子为大,第二个是王培德(男),现在涟水,已离休。第三个是王培英(女),现在广州,已退休。第四个是王培俊(男),患精神病,十几岁时病故。第五个是王培真(女),从小丢失,现下落不明。

蓉子的继母伏畏真,家庭妇女,生三个孩子:王培荣、王培生、王培恩,皆工作。

蓉子从小受教会学校培养,读小学,念初中,一直读到南京中华女中高二。1941年冬,太平洋战争爆发,她才停学。那以后,她和教会失去联系,曾当过家庭教师。抗战胜利后,她考进南京汤山陆军医院,当药剂生。1947年,她又考上南京邮电局国际电台,任英文打字员。1948年冬,调至台湾国际电台第三支台,仍任打字员,1955年4月结婚。蓉子在南京期间,曾在金陵女大旁听过。

蓉子1950年开始发表《为什么向我索取》《形象》《青鸟》等诗作,一举成名,被称为台湾最早出现的女诗人。她参加过世界诗人大会和国际作家会议。1966年,与丈夫罗门获菲律宾总统金牌奖及国际桂冠诗人协会第一届“杰出文学伉俪奖”。她是国际诗人协会荣誉会员,国际笔会中心分会会员,台湾中国新诗学会理事兼研究组组长,妇女写作协会常务理事。1989年,她曾担任亚洲华文女作家文艺大会主席。她的诗集很多,有《青鸟集》《七月的南方》《蓉子诗抄》《维纳丽沙组曲》《横笛与竖琴的晌午》《童话城》《天堂鸟》《蓉子自选集》《雪是我的童年》及《日月集》(与丈夫合著,英文版)等16部。她的诗作被选入台湾《中国诗选》《中国当代名作家选集》《十年诗选》《七十年代诗选》《中国新诗选》《中国现代文学大系》《八十年代诗选》等。她的诗作被译成英、法、日、韩文等多种版本。她的诗含蓄、抒情,朴实、古雅,具有浪漫的情思,被人们誉为“开得最久的菊花”“不倦的南方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