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15日
一份小心 十分健康
——夏季儿童急性胃肠炎防护指南来了
■ 融媒体记者 樊 荣
近日,小明像往常一样在家里玩耍,突然他感到腹部一阵剧痛,随即开始恶心呕吐,接着是频繁的腹泻。小明的妈妈见状心急如焚,立刻带着他前往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小明被确诊为急性肠胃炎。看着孩子痛苦的样子,小明的妈妈后悔不已,如果她能早点注意到孩子的饮食卫生,或许就能避免这场病痛。
“每到夏季,儿科门诊因呕吐、腹泻就诊的患儿明显增多,其中多数是急性胃肠炎在作怪。”县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凌光明表示,作为儿科医生,他深知家长们的焦虑,但正确的预防和科学的护理才是关键。
急性胃肠炎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发热,严重时可导致脱水。夏季高发的原因主要与高温环境下细菌繁殖快(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生冷饮食增加、儿童手卫生不足密切相关。
凌光明建议,在夏季,食物要现做现吃,冰箱冷藏不超过24小时,食物要彻底加热后才可食用。夏季天气炎热,很多孩子喜欢喝饮料,但家长还是要鼓励孩子多喝白开水。
除了夏季,日常生活中,家长和孩子都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接触宠物后,要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至少20秒,避免“病从口入”;生肉、海鲜的砧板以及刀具需专用,避免交叉污染;冰箱不是“保险箱”,每月要清理过期食品,冷藏室温度保持在4℃以下。
如果孩子不幸中招,呕吐得厉害,那防脱水比止吐更要紧,每次呕吐或腹泻后必须补充50~100ml口服补液盐,小口多次饮用。还要科学调整饮食,可以吃一点稀粥、软面条、苹果泥、蒸熟的胡萝卜等帮助修复肠道,不能喝牛奶、豆浆,也不要吃高糖、油炸等可能加重腹泻的食物。
“如果孩子持续呕吐超过12小时,无法进食,腹泻每天超过3次或者大便总量过多,或大便带血,出现无尿、眼窝凹陷、皮肤失去弹性或异常嗜睡等脱水症状,体温超过39度就要及时就医。”凌光明说,夏季是儿童胃肠健康的“大考季”,但家长们也无须过度焦虑,通过把好“入口关”、做好手卫生、科学护理等,大多数轻症患儿3~5天即可康复。家中也可以备一点口服补液盐Ⅲ(ORSⅢ),关键时刻比止泻药更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