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15日
癌痛枷锁终得解 涟医妙手显神通
■ 通讯员 左曙东 朱恬荭
“谷主任,求求您想想办法,我妈实在疼得受不了了!”在县人民医院疼痛科诊室,李阿姨的家属紧紧攥着科室主任谷腾飞的手,声音里满是焦急。70岁的李阿姨蜷缩在诊室床上,脸色苍白,额头沁着冷汗,结肠癌伴肝、肺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带来的剧烈腹痛,正让她承受着难以言喻的煎熬。
两年前,李阿姨被确诊为结肠癌,此后一直积极配合治疗,努力与病魔抗争。然而半年前,病情出现进展,癌细胞悄然转移至肝、肺及腹膜后淋巴结,顽固的癌性腹痛也随之而来,且日益加剧。家属告诉谷腾飞,为了止痛,李阿姨试过口服、静脉用多种阿片类药物,剂量加了又加,可疼起来还是撕心裂肺。“最厉害的时候,夜里疼得直打滚,刚眯一会儿就疼醒,连喝口水都觉得肚子里像有刀子在搅,整个人瘦得脱了形。”在辗转多家医院都没找到好办法后,听熟人说县人民医院疼痛科能治这类疼痛,便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了过来。
谷腾飞为李阿姨做了详细查体,一边轻声安抚她的情绪,一边仔细询问疼痛的部位、性质和发作规律,结合各项情况评估后,判断其疼痛综合评分达到7~10分。“您别怕,我们有办法帮您减轻痛苦。”他耐心解释道,像李阿姨这样由腹腔内脏器转移引发的顽固性癌痛,常规药物效果已十分有限,而腹腔神经丛毁损术能从根源上阻断疼痛信号。在向患者家属全面说明手术方案、预期效果及风险后,家属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同意手术。
手术当天,该院介入科技师严冬根据手术进程实时调整影像参数,确保操作视野清晰,护士孙海霞默契配合,及时传递所需器械,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在DSA精准引导下,谷腾飞将穿刺针精准送达目标区域,随后注入神经毁损药物,整个操作过程大约1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第二天,李阿姨明显感觉疼痛减轻。她尝试轻微活动身体,以往那种剧烈的痛感已大幅缓解。谷腾飞为其进行疼痛评估,评分降至2分。“谢谢谷主任,我终于不疼了。”李阿姨激动地说,眼里泛起了泪光。困扰她许久的疼痛得到有效控制,让她对后续生活重新燃起了信心。
谷腾飞表示,让晚期癌痛患者摆脱疼痛煎熬,是医护人员的责任。此次手术的成功,为县域内更多受癌痛困扰的患者带来了希望。未来,该院疼痛科团队将继续以专业技术为支撑,全力守护患者的生命质量,让更多人在与疾病的抗争中感受到温暖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