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11月29日
五港镇:用好党建引领 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 融媒体记者 潘 曼
本报讯 近年来,五港镇始终以党建为引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解码“千万工程”和“儒林实践”,锚定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把解决群众诉求、维护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统筹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专业化、现代化,切实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五港镇聚焦痛点,常态长效下沉走访,关注群众急什么。善用大数据平台,持续实施“技防城”项目,把全镇578个公共监控探头进行联网互通,统一接入镇社会治理指挥中心平台,实现主干道和重要点位的全覆盖,不断延伸基层社会治理触角。精准网格化管理,发挥49个精微网格“吹哨”作用,加强对各类社情民意收集,重点关注“一老一小”、精神病患者、特殊困难群体,防止出现监管盲区。练足铁脚板功夫,按照“四下基层”和“三提三知”要求,镇村干部力量全部下沉,常态化开展民生走访,定期开展工作交流,所有干部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聚焦堵点,畅通渠道解决问题,关注群众难什么。扎实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直接分管安全稳定,联系软弱涣散村。坚持执行好每周二主要领导,每周五分管领导集中接访制度,用好“一站式”矛调中心,实现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真正让群众诉求有门,来访有人。高度重视初信初访,及时解决合理诉求,做到一般事项当日解决,重大事项一周反馈,通过“法理情”相结合,多方疏导情绪,耐心解开心结,努力做到案结事了人稳定。今年以来承办12345平台交办1179件,响应率、办结率均达100%,满意率98%,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29件。聚焦重点,转变作风建强队伍,关注群众愁什么。坚持“先严管再厚爱”,驰而不息加强镇村干部作风建设,深入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集中整治,有序开展干部适岗评估和实绩评价,进一步强化既要狠抓落实又要闭环管理、既要真抓实干又要凸显实绩的鲜明导向。着眼村干部换届和年轻干部成长,大力实施“青蓝工程”和“墩苗计划”,通过各种渠道拓宽选人用人视野。目前已储备45名村“两委”后备干部,正在有计划地补选和培养;同时,将全镇35岁以下年轻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全部下挂村居锻炼,让他们懂农事、知农情、察民意。聚焦热点,强村富民改善民生,关注群众盼什么。大力实施经济薄弱村提升行动,强化乡村振兴“蔡工联盟”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红高粱、红薯、红椒“三红”产业,推进村集体领办合作社实体化经营,确保全年22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超50万元。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行民生实事镇村两级联动,资金来源内外多方争取,相继实施了涟新路维修改造、高标准农田开发、中小学和卫生院硬件提升、住宅小区改造提升等一批民生实事,有效解决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地水种肥”等生产和“衣食住行育养医”等生活问题,切切实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从源头上纾解了情绪,钝化了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