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9月30日

文明的坐标 青春的榜样

——记涟城街道季庵村党总支副书记陈瑶瑶

■ 融媒体记者 徐文生

在校园,她是校研究生团工委、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两大学生组织的骨干成员,其学术论文曾被《新华文摘》转载,并入选知网高PCSI学者;2022年,在国家“趁年轻,去基层”的号召下,她带着“省级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从校园启航,来到涟水这片红色热土,成为一名扎根基层的选调生。两年后的她,在涟城街道这个“大熔炉”里,肩上的行囊早已是“满满当当”。她就是涟城街道党建办四级主任科员、季庵村党总支副书记——陈瑶瑶。

两年里,她将信仰之力装进“行囊”,思想上学深悟透,求是求实;把实干之责装进“行囊”,工作上脚踏实地、跬步千里;把刚健之气装进“行囊”,作风上自律担当,敢为善成。作为涟城街道教育专干,她牢记为基层教育贡献青春力量的使命,守护助推涟城学子平安快乐、健康成长;作为季庵村党总支副书记,她将满腔的青春激情挥洒在该村6.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姿,在学思践悟中挖深度。“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为了在实践中不断淬炼青春本领,陈瑶瑶将教育工作与自身宣传工作紧密结合,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农家书屋”为阵地,先后组织街道青少年开展了10余场“绿书签”全民阅读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起屏障;她联合街道共青团、妇联、司法等部门,在辖区市级示范站为孩子们带去包括“交通安全课”“暑期防溺水”等5场安全教育系列课;她为广大涟城籍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鼓励和引导学生们利用暑假投身志愿服务事业,踊跃参加各村(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广受群众好评。

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之行,在实干担当中增厚度。陈瑶瑶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0多个小时,她既是文字表格的电脑操作员,又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护航员,还是意识形态工作的监督员;既是季庵村2700多位父老乡亲的服务员,又是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员。她定期对辖区内10多所中小学附近的小卖部、书店、复印店等进行巡查,扫除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的有害出版物,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筑牢“扫黄打非”基层防线;每年寒暑假期间,她都要走访、检查校外培训机构30余家,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严防寒暑期教育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反弹;在特定节点,她会对辖区内校园周边培训机构、托管机构、“小饭桌”等既有建筑开展安全检查和安全宣传活动,切实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以“一枝一叶总关情”之心,在服务群众中升温度。“初心不因来路招摇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刚刚到季庵村的前几天,陈瑶瑶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村民,心里一直有一个疑问:“村子这么大、户数那么多,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熟悉情况啊?”现在她可以给出答案了,那就是“走访只需要三到五天,但走深走实需要一辈子”。两年的基层工作,她跟着村书记苦学业务、苦练本领,学如何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学如何化解邻里矛盾纠纷、学如何推动基层智治善治。调查研究是她在村里最管用的法宝,每一次入户前她都会提前准备几个问题,从最开始的“粗”“空”“浮”,到后来的“细”“实”“贴”,其中的变化见证着她的成长。从敲开第一家村民的门到熟识家家户户,她学会了如何说话,如何融入。她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对村民开展法律法规、惠民政策专题宣讲等活动,努力当好政策的“传声筒”和老百姓的“暖心人”,让各种政策理念在她的宣讲下“声”入人心;她心系村里留守儿童,并结对帮扶3名留守儿童,时刻关心关爱着他们的生活、教育和成长;她带领群众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搞好全村土地流转的项目规划,激活集体经济“源头活水”,以实干之肩勇挑乡村振兴的重担,展现出持之以恒的韧劲、不懈努力的拼劲、全力以赴的干劲,成为同事和乡亲们眼中脚踏实地的“实干家”。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作为新时代的选调生,陈瑶瑶立志要在基层的风雨中成长、基层的土壤里绽放,努力把握乡村振兴的时代机遇,做乡村振兴赛道上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答卷人”,勇担时代重任,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谱写涟水发展新篇章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