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3月01日

做好“双培养”大文章 提升学校发展内涵

■ 陈寿永

 

“双培养”是金城学校的研究课题,指的是培养青年教师、培养优秀学生。

在不久前结束的淮安市高一年级期末统一考试中,金城高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优生比高一入学时大幅增加。为此,校党委、董事会、校长室召开颁奖大会,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颁发奖学金,这是该校实施“双培养”工程带来的良好效应。作为民办三星级高中,金城学校的生源与同类学校相比,存在先天性不足,与四星级高中更不好比。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怎样让学生的成长优良化、成绩提升最大化,不光是学校的期待,也是学生自己的期待,更是每一位家长的期待。对此,金城高中把它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这就是“做好‘双培养’大文章,提升学校发展内涵”。

加强校本培训,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与希望,为了下好学校高质量发展这盘大棋,金城学校启动了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召开了《青年教师谈理想、讲体会、话成长》座谈会,每个教师都制订了自己的理想与成长计划。通过校际结对、青蓝工程、研讨教材、研究高考、研判学情、手写教案、高效课堂、听课评课、同步考试、先学后上等十个环节修炼内功,让青年教师每天都在成长。同时,学校还出台了《专家引领,比武推进,唱响提升金城教师业务素质主旋律》三项技能大比武活动方案。

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自2021年3月金城学校与涟水中学校际结对以来,涟中与金城搭建起教师交流平台,通过学科团队组建、结对帮扶等形式让青年教师更快成长。涟中向金城全方位开放,教案、练习、试卷等教学资料开放共享。学生可以交流到涟中上学,并在金城本校组建两个涟中班。两年来,金城学校教师到涟中听课总计一万多节次,这些活动,对提高金城学校青年教师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事实证明,一所学校要想真正有品牌、有品位,必须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注重优秀学生的培养。

用关爱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2008年,金城学校首届毕业生王其飞,当年高一入学低于四星级高中录取线100多分,经过三年的努力考取了华中科技大“双一流”高校。2021年,皇立洋同学以高分考取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这些都是金城学校高中“低进高出”的真实案例。在这些优秀学生的培养中,金城学校首先是把对学生的关爱放在最高位置。18年来,学校一直践行“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的幸福观,对学生“在生活上比妈妈想得更周到,在学习上比爸爸看得更高远。”“在金城学校不会有一个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学生”。这是学校对家长、对社会的铿锵承诺。学生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家的温暖,享受到最幸福的教育,有了老师们的真情关爱,学生就能激发起学习的热情,并修炼良好的意志品质。

向服务要质量,向管理要安全。为了做好服务和管理工作,该校的老师早上5点20分到校,晚上11点回家。晚上值班校长和值班老师住在学校,管理、服务全天候。住校生夜里生病了,值班老师送学生到医院就诊。2022年寒假前疫情暴发期间,有个高一年级的同学夜里发高烧,家长在外地,亲戚不方便来接,高中部副校长杜春旭亲自开车送学生回家,回来时已到凌晨2点多钟,他自己也发烧到39度,又怕传染家人,不敢回家,只能睡在车里。这就是金城学校的老师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责任心。所以,许多家长都说,孩子送到金城读书“一万个”放心。

办学18年,累计资助、减免学生读书费用7000多万元,先后接收了70多位残疾学生到学校就读。每年春节前夕,学校都组织慰问活动,无论是晴雨天气,还是天寒地冻,董事长刘伯晓都亲自带领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老师来到学生家中慰问。中央电视台、《人民政协报》《新华日报》记者都曾采访报道过。

如今,该校作为全国优秀民办学校、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智慧校园,淮安市平安校园,已经成为涟水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成绩的背后,包含教职工们对学生无数爱的奉献。

潜移默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教师首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同时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利用表彰会、演讲会、故事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三大角度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一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告诉学生,如果你成绩不理想,不是你的智力有问题,而是你刻苦学习不够,在习惯养成上不如别人。“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提醒学生,以课堂为中心,努力做好预习和复习,努力听好每一节课。积极主动、大胆参与、大方展示、大声发言、积极思考、认真记录、按时限时完成各科作业,以最高的效率完成学习任务。

二是目标引领,努力学习。立身百行,以学为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三是不积跬步,无以千里。学习不是一时兴起,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要有持之以恒的韧劲,敢于突破的勇气,远离浮躁、宁静致远,不投机取巧、不一曝十寒。

有了优秀的年轻教师,有了优秀的全面发展的学生,学校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内涵。

 

(作者系涟水县金城外国语学校高中部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