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1月03日

县人民医院

上下同心 攻克艰难 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

■融媒体记者 张玄宗

县委书记洪然慰问医务人员代表

县委书记洪然来院调研指导急救体系建设

县委副书记、代县长朱永兴来院指导工作

学习贯彻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

新冠疫情应急处置演练

全国首家“国家级心肺复苏中心”落户该院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县人民医院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秉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上下同心,奋力拼搏,成绩斐然,医院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实现了高质量跨越发展。

2023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成全国百强县的冲锋冲刺之年。县人民医院进一步贯彻县委全会精神,结合医院实际,统筹谋划全年工作。全院干部职工将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用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健康幸福指数,在加快建成全国百强县的新征程上贡献涟医人的智慧和力量。

上下同心 成功创成三级乙等综合医院

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县人民医院按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在医院管理、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学科发展、人才建设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近期,省卫健委结合等级医院创建专家评审组现场评审结果和“国考”成绩,最终确定该院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近三年来,该院在“国考”中成绩逐年提升,尤其是2021年取得突破性成绩(B++),在全省县区医院中居第一方阵。站在新的起点,涟医人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不忘医者初心,牢记健康使命,巩固和推进三乙医院创建成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着力打造群众满意的现代化医院。

扎实做好疫情防控 守护人民生命健康

该院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快速反应、周密安排、多措并举,将工作做细做实。定期、不定期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例会,实行纵横双向全面管控策略,无疏漏全方位防控;组织全员疫情和院感培训,掌握必备知识;多次开展应急演练,提高疫情应急处置能力;近50名医务人员逆行上海、苏州、宿迁等地“疫”线抗疫;多次抽调100余名医护人员深入17个社区核酸采样点和3个学校核酸采样点,助力全县疫情防控核酸筛查工作;PCR实验室不停运转,全体检验人员超负荷工作,全年共完成核酸检测175万人次;全面接管金陵酒店隔离点,圆满完成了来自连云港、宿迁、睢宁等地近800名在涟隔离人员的隔离任务;多次组织志愿者深入共建社区开展“敲门行动”,逐户排查核酸采样情况,保障社区核酸采样的全覆盖。

多措并举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人才科技兴院”发展战略

该院始终坚持“管理精细治院、人才科技兴院、改革创新强院”的发展战略,坚持以人才引培为重点,不断增强医务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医疗、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实施人才战略,规范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依据县委、县政府给予特殊高层次人才的招引政策,设立各项人才基金,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引进和培养博士17人,硕士以上学历107人,硕士生导师4名,高级职称247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2人。加强重点专科建设。认真研究专科发展的新思路,实行重点科室、重点投入、重点扶植政策,充分借助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医院、扬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沪宁“乡贤名医工作室”和省市三甲医院专家教授工作站(室)等平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创建临床重点专科,消化内科与肿瘤科成功创成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实现了全市县级医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零的突破,成为全市县级医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领跑者,内分泌科、检验科、胸外科、骨科成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提升科研能力。该院始终坚持“人才立院”和“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完善激励机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修订了《涟水县人民医院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规定》,制定科研课题申报和科研成果奖惩方案。该院共获得各级科研课题3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科研课题11项、市级科研课题18项。获得各级科研奖项24 项,中华医学科技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1项,省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3项,省卫健委医学引进新技术二等奖1项,淮海科学技术奖5项,市新技术引进奖13项。在国家统计源及省级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58篇,其中SCI论文166 篇、统计源核心期刊151篇、中华期刊4 篇、其他期刊237 篇。

扎实做好疫情防控 守护人民生命健康

该院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快速反应、周密安排、多措并举,将工作做细做实。定期、不定期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例会,实行纵横双向全面管控策略,无疏漏全方位防控;组织全员疫情和院感培训,掌握必备知识;多次开展应急演练,提高疫情应急处置能力;近50名医务人员逆行上海、苏州、宿迁等地“疫”线抗疫;多次抽调100余名医护人员深入17个社区核酸采样点和3个学校核酸采样点,助力全县疫情防控核酸筛查工作;PCR实验室不停运转,全体检验人员超负荷工作,全年共完成核酸检测175万人次;全面接管金陵酒店隔离点,圆满完成了来自连云港、宿迁、睢宁等地近800名在涟隔离人员的隔离任务;多次组织志愿者深入共建社区开展“敲门行动”,逐户排查核酸采样情况,保障社区核酸采样的全覆盖。

坚守安全底线 安全工作从严从实

2022年以来,该院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全面做好生产安全、消防安全、危化品安全等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组织,构建三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院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与全院各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与全体员工签订了三级“治安、防火、安全生产”责任状,强化安全底线,明确安全职责。坚持日常安全巡查与现场突击检查相结合,日巡查与月检查相结合,制度监管与交叉检查相结合,数据监管与定期巡查相结合,保证患者人身和财产安全。全年开展安全检查20余次,进行多部门联合消防安全综合演练1次,在全院组织开展“5.12”防灾减灾日宣传、“安全生产月”“全市卫健系统安全生产百日攻坚”“11.9消防安全宣传月”等活动,组织员工观看《生命重于泰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电视专题片30场次。各科室组织演练近150次。全年全院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推进五大中心建设 急救体系进一步完善

该院持续推进五大中心建设,建立健全心脑血管疾病、重度创伤、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的分级诊疗体系和机制,整合多学科力量,优化流程完善救治体系,提升重大疾病防治水平,最大程度提高救治成功率,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

该院胸痛中心为全市县区医院中唯一一家通过国家标准版认证的胸痛中心,截至目前,共救治胸痛患者3000余例,其中行急诊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近500例,手术成功率在95%以上;卒中中心为省防治中心,自运行以来,进入卒中流程2600余人,介入630余人次,其中静脉溶栓460余例、DNT时间44.6分钟,动脉取栓30余例、动脉瘤破裂弹簧圈填塞手术50余例、动脉支架植入30余例,成功率在95%以上;创伤中心为中国创伤救治联盟成员单位,自成立以来,急诊接诊量6.1万人次,救治颅脑损伤、脊髓损伤、脾挫裂伤、四肢骨折等急诊创伤病人约2.8万人次,抢救危重创伤病人比例约8%,抢救成功率97%以上;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为市级救治中心,每年成功救治急危重症孕产妇成功率100%;新生儿救治中心每年救治200多例危重新生儿,极低及超低体重儿抢救成功率达95%以上,成功救治的最轻体重早产儿为850克,具有丰富的早产极低体重儿管理经验,院前急救网络和转诊网络遍布全县及周边地区。

优化服务流程 改善患者就医感受

该院始终以患者为中心,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实施方案,梳理优化服务流程。推进分时段预约诊疗,预约形式多样化,包括现场预约、电话预约、网络预约、诊间预约、出院预约、微信预约。就诊流程人性化,提供便民服务,增加导医人数,醒目指示标识,统筹协调人员,提前到岗时间,规范服务方式。病情处置及时化,设立“绿色通道”,合理调配资源,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理。开展志愿者服务,全院注册志愿者1355名,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员工总人数79.79%,在院内外开展健康义诊、健康咨询、科普宣讲、结对帮扶、扶贫济困等专项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群众达8万人次,服务时长累计超过2万小时。全年共收到感谢信、表扬信300余封,锦旗200余面,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满意度在全市二三级医院中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