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1月03日
做强传统建筑业 提升财税贡献度
县政协常委 刘 桦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曾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县每个乡镇都有建筑站,全县建筑业从业人员高峰时超过20万人,对于我县摆脱贫困走上小康作出过重要贡献。我县连续10年被市政府评为建筑业先进县,多次受到省、市建设主管部门表彰奖励。自2012年以来,随着建筑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我县建筑业发展不稳定、整体竞争力呈下降趋势。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统筹谋划。参照市及周边县(区)做法,成立县建筑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系统谋划、统筹协调我县建筑业发展的各项资源要素,促进建筑业发展政策措施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扭转建筑业滑坡势头。
二、出台激励政策。研究出台鼓励和支持本土建筑企业发展的激励政策。对连续三年在县内纳税额超200万元(含200万元)的本土建筑企业和外地迁入涟水的建筑施工企业,按县级实得税收部分的20%作为政府对该企业的奖励,以扶持建筑业的发展。
三、用好行政调节。根据国家发改委2018年第16号令,对县域范围内实行邀请招标和400万元及以下政府投资类项目,由本地建筑企业承揽;在招标文件中不设置高于国家规定的高资质等额外条件,取消“高即优、多即好”等不合理加分项。
四、设立建筑园区。针对目前我县建筑企业流失等现象,依托我县连接市区、“空铁水公”皆具的区位交通优势,建议在我县靠近盐河码头地块设立建筑产业园,实现集群效应。通过“科技引领、集中管理、环境优化、政策支持、资源共享”,做强建筑产业,不断提升建筑产业对财税的贡献度,为我县早日建成全国百强县作出建筑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