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03月08日
蒋志平与戴宗宝的忘年交
■ 周士昌
1993年,涟水县委书记戴宗宝调到南京市江浦县。没过几个月,我县蒋忠勤老师就给他打电话,说蒋志平老人要到江浦去看望他。蒋老到了江浦,戴书记热情地接待了他,从此,他们结成了忘年交。
蒋老找戴书记是要为其在大陆办大学做政策咨询,戴书记非常支持,热心解答。
蒋老怎么想起去江浦找戴书记的呢?这还得从头说起。1990年,时任涟水县委书记的戴宗宝收到一封信,写信的是一位教师,名叫蒋忠勤,信的结尾说“想与书记交朋友”。戴书记随即在回信上写道:“愿意与忠勤交朋友。”后来,蒋老师便面见戴书记,说其叔叔蒋志平是台胞,1989年投资几十万元,先后在家乡蒋庄办了中小学,由于水、电、土地和师资等问题得不到解决,办学遭遇困难,想求助县领导。
戴书记认为,蒋老在家乡投资办学,理应帮助他解决困难。没过几天,戴书记带领县水、电、土地和教育等部门负责人到蒋庄学校现场办公,蒋忠勤老师反映的问题很快得到逐一解决,学校办得有声有色。不久,蒋老回到家乡,看到蒋庄学校焕然一新,十分高兴,特地向戴书记面谢,表示将来要在家乡办更多学校,回报家乡父老乡亲。
1998年,80多岁的蒋老,东奔西跑筹办炎黄大学。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一个投资8000多万元、占地300亩的炎黄大学建起来了。1999年,炎黄大学正式开学,邀请戴书记参加开学庆典。看到炎黄大学深色外墙,古朴凝重,校内环境优雅、设施齐全、设备先进、整洁有序,戴书记深感欣慰。
2004年,炎黄大学校庆五周年,蒋老又邀请戴书记参加庆典,蒋老当时已90高龄。庆典会上,主持人宣布:“请炎黄大学董事长、校长蒋志平老先生讲话。”蒋老说:“大家叫我蒋老,我并不老,我不高兴。我不老,我要活到100岁,干到100岁!”蒋老声音洪亮,铿锵有力。大家以为他是先说一番客套话,然后再表决心,谈打算。大家期待再说下去,他却挥挥手下了讲台,90岁老人如此自信、如此豪迈,令在场众人钦佩不已,现场发出长时间的掌声和笑声。
奇迹真的出现了,蒋老真的干到了100岁,100岁校长这下出了大名了!
在大陆,八旬老人早已颐养天年了,蒋志平老先生80岁还在创办大学,90岁还任董事长,为学校操劳,100岁才休息,这真是奇人,是个罕见的人间奇迹!
2006年,正月初六,93岁的蒋老,在南京紫金山脚下的别墅里给戴书记打电话,要到他家拜年。戴书记说:“只有小的给老的拜年,哪能倒过来,我应给您老人家拜年。”后来蒋老的儿子,只好把车开过来,把戴书记接过去,畅叙了几个小时。
叙谈中,戴书记笑着问蒋老的健康长寿之道,蒋老说:“一是心态好,一门心思办学校、干事业。二是吃得少,俗话说七八分饱人不老。主食要少,少吃多餐,饿了喝点牛奶,要吃得清淡,少荤多素。我从不参加宴请,出礼上份走人。酒席最伤脾胃。三是多走路,一天走几个小时,贵在坚持。”
社会上关于蒋老的传闻很多,说得神乎其神。蒋老主动与戴书记谈起自己的经历。
他说:“外面人传说我押运金银财宝去台湾,那事是假的。叔叔是国民党军队的中校,在家乡涟水办大同小学,我边读书边帮他打理学校。25岁中秋节那天,有位老师告诉我,共产党大官要抓我。我连夜逃离家乡,一直向南跑,途经镇江等地,在江西上饶考上财政学校。后分配到福建彰州税务所,做过稽查科长、税务局长。1949年,去台湾人多,买不到机票。幸亏亲戚帮助,为我办个记者证,利用记者身份买了最后一班飞机票,才到了台湾。我原名叫蒋凤起,到台湾改名蒋志平。到台湾后,人多乱哄哄的,连吃饭都很困难,先靠卖油条、踩三轮车为生,后开出租车行、开当铺。与人搞过建筑、房地产,1965年与盐城老乡合伙办‘醒悟商专’学校。后来,觉得办大学容易,1970年,在台北又创办了 ‘东南工专’,最多有8000多学生,后改名为‘科技大学’。后在基隆又接办濒临倒闭的护士专科学校,改名为‘巾帼学院’。20世纪90年代初期回到大陆,在镇江办了一所外国语学校。在家乡涟水办了‘炎黄大学’。‘炎黄大学’捐给县政府,已写好遗嘱。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说,这样的学校全省没有几所,还是由蒋家人承办,比政府接管更有意义。于是就交给儿子接办。”
蒋老人老心不老,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善举,和他的艰苦创业、敬业奉献的精神,让戴书记十分敬佩,在自己珍藏的雨花石上雕刻了老寿星赠送给蒋老,祝老人家健康长寿!蒋老很感激也很开心。
蒋老出生于1915年12月,逝世于2017年3月31日,享年10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