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1年12月28日

“城中村”的前世今生

■ 陈 林

 

涟水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已经实施多年,县城现存的棚户区、城中村仅有“北门新村(西区)”“黄河新村”“西门新村”“政法新村”等几处,因为人口稠密,拆迁成本过大而没有被政府列入拆迁改造的范围,这些地方因为基础设施差已经成为主城区老、破、小背街小巷典型。

居住于县城的人都到过或听过这些地方,有的常住民,更是非常熟悉每条巷子。但是了解这段历史背景的人,就少之又少了。对于我们这些从乡下后搬进城的人来说,知道的人更是不甚了了,只有老涟城户籍且上了年纪的居民才能知道这段辛酸的历史背景,这要从国家知识青年下放政策说起。

所谓“知青下放”,就是“文革”时期将城市的知识青年和干部等安插到农村生产队落户,参加农业劳动。1966年,在“文革”的影响下高考停止,到1968年为止,许多中学毕业生无法进入大学,又无法被安排工作。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其中引用了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到了1969年,城市许多年轻人响应号召到农村插队落户,全国也开始有组织地将城市中学毕业生分配到农村去。从1971年开始,知识青年在农村的许多问题开始不断暴露出来,同时国家开始在城市中将部分工作分配给下放的知识青年。不过这样回到城市中的知识青年大多数是通过关系得到回城的机会的。到1976年,连毛主席也感觉到知识青年问题的弊端,并决定对这个问题重新考虑。但到这时,知识青年被分配上山下乡并未停止。毛主席的逝世使知识青年问题暂时被搁置。

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数估计在约1200万至1800万之间。1978年10月,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决定停止上山下乡运动,并妥善安置知青的回城和就业问题。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家才开始允许知识青年以招工、考试、病退、抵职、独生子女、工农兵学员等名目繁多的名义逐步返回城市。1979年后,绝大部分知青陆续返回了城市,但也有部分人已在农村结婚“落户”,永远地留在了农村。

经常听我父亲谈起,与他交好的、下放于我村的吕亚东,青年时代就是在我们村里度过的,回城后,他长期在涟水一建担任项目经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复建的妙通塔塔尖,就是在他的主持下,采用原始的滑轮原理安装完成的,为县政府节约了二十余万元安装费用,值得点赞。

为解决回城知青住房困难问题,县政府在1979年底、1980年初,划拨了上述几处地块给回城人员,各家各户自行建造了这批建筑,经四十年变迁,形成了现在的模样。

目前居住于此的多是第一代老居民,新时代年轻人大部分已经搬出了。在与部分回城知青的聊天中,我感受到他们对这段经历是难忘的,因为,这段历史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我没有经历过这段历史,没有发言权,而他们都是这段历史的参与人、亲历者,他们的感受当是最真实的声音。

历史早已翻开新的一页,这些湮没在城市深处的城中村,已经失去了当年的荣光。限于地方财力原因,短期内暂时不会被改造。但是随着城市发展的日益加快,拆迁改造将成为必然。今日,写下文字、留下影像就是对这段历史的一种尊重,因为这些是涟水一个时代人的深刻记忆。

 

西门新村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