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0年12月24日
“淮浦义警”:让“枫桥经验”生根开花结果
■ 融媒体记者 马凌云
政协委员来该所开展法律援助活动
“淮浦义警”配合民警开展纠纷调解
“淮浦义警”协助民警开展疫情防控宣传
“您好,收到陌生短信要谨慎,尤其涉及钱财,防止上当受骗。”2019年以来,在县城区主要场所,总会看到一群身穿“淮浦义警”字样的红马甲市民,拿着宣传资料向过往市民宣讲防骗知识,增强群众防骗意识。这群身穿红马甲的市民就是县公安局淮浦路派出所的“淮浦义警”。
淮浦路派出所辖区面积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余万人,而民警还不到20人。为有效解决警力资源配备紧张等问题,该所组建了“淮浦义警”队伍,成为派出所开展日常工作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有效激活了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让“枫桥经验”在此生根开花结果。
基层民警“好助手”
该所与“涟水义工”、微力公益协会等公益组织合作,广泛吸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务员、教师、退休人员等共同组成“淮浦义警”队伍,积极引导义警担任矛盾纠纷“调解员”、法制“宣传员”、执法“监督员”,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
今年1月12日晚上9时许,该所辖区内发生一起建筑工地工人非正常死亡案件,接处警民警调处一天都没达成协议,有着丰富调解经验的县政协委员、“淮浦义警”宋秀成主动参与调解。宋秀成在法院工作多年,法律知识深厚,他一方面安抚死者亲属,详细解释相关法律,另一方面做好劳务公司工作,要求劳务公司积极承担应负责任,对这个家庭给予特殊帮助和照顾。在他的调解下,仅用半天时间,双方就达成一致处理意见,事情得以圆满了结。截至目前,义警队伍共协助调解民间矛盾纠纷600余起,成为民警的好助手。
社会治安“千里眼”
11月15日晚,该所接到报警:一男子在某小区内持刀威胁他人索要财物。民警立即赶到现场时犯罪嫌疑人已经逃离,民警根据目击者提供线索,及时整理成图文信息发送至“淮浦义警微信群”。10分钟后,正在户外运动的小李发现小区一台空调下藏着个人,他第一时间与该所副所长张茂山取得联系,几分钟后民警赶到将犯罪嫌疑人抓获。“能够这么快抓获犯罪嫌疑人,小李发挥了关键作用。”张茂山说。
具体工作中,该所成立“淮浦义警”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调中心,积极深入城乡接合部开展扫黑除恶、普法、防范网络诈骗等宣传活动,协助开展护楼护院、邻里守望等工作。截至目前,“淮浦义警”开展法律法规宣传135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0余份,参与治安巡逻12000余人次,协助民警辅警抓获违法犯罪人员89人,“淮浦义警”志愿者队伍已成为县城社会治安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身边群众“居委会”
不久前,该所辖区内某菜市场摆摊卖蔬菜的王大哥和同样卖蔬菜的李大姐吵了起来,之后两人情绪愈发激动并互相推搡。“淮浦义警”吴师傅得知后,立即赶了过来,与他们约好一同前往调解室解决问题。吴师傅从两人角度出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双方握手言和。李大姐说:“‘淮浦义警’就是咱老百姓的家里人,是我们身边的‘居委会’!”
在持续做大做强“淮浦义警”队伍的基础上,该所建立健全奖励、保障、培训机制,为义警成员定制服装并颁发“淮浦义警”工牌,提供办公场所,配备必须物品,定期邀请“淮浦义警”家属子女参与“警营开放日”,开设“反诈小先锋”“急救小勇士”“安全小卫士”等实践课程。家住金色华府的“淮浦义警”黄爱虎指着自家门上的“淮浦义警之家”牌子,自豪地说:“作为一名‘淮浦义警’,我感到很光荣,也很有面子,大家都把我们看成是‘自家人’,现在小区也更安全了,连小偷小摸的事情都很少发生了。”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淮浦义警”现有成员2000余人,已成为一道亮丽的“枫警线”。近两年来,该所辖区内警情年均下降13.6%,连续两年绩效考核夺得全县公安机关第一名,还被淮安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命名为“践行周恩来精神模范团队”。
“淮浦义警”协助民警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淮浦义警”配合民警开展入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