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0年12月24日
多彩承古韵 桃李展芳华
——县南门小学高质量发展综述
■ 通讯员 唐海峰
菁菁涟漪湖畔,悠悠淮河古道,坐落着一所省级实验小学——县南门小学。五岛古韵的琅琅书声、安东风骨的妙赋熏陶,浸染着一代又一代的南小教育人。栉风沐雨20年,县南门小学细眼观微、立足课改、精抓质量、特色立校,书写出步履坚实、成绩斐然的发展历程。该校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校”“全国青少年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智慧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诗香校园”“江苏省优秀少先队集体”“淮安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淮安市体艺特色校”“淮安市书香校园”“淮安市平安校园建设示范校”“涟水名校”“涟水县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多彩观念校园美
县南门小学守正创新、开拓进取,积极实施“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三步走发展战略,秉承“办优质学校,树特色品牌,为未来奠基”的办学理念,遵循“规范+特色”“合格+特长”的办学思路,全面实施精细化、人文化管理。围绕“质量立校、科研兴校、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以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构建“多彩校园”文化内涵,牢固树立“以教育强素质,用艺术育特长”的育人意识,积极探索“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的育人模式,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人性的管理制度,培养了一支敬业、爱生、笃学的师资队伍,造就了一个勤学、善思、向上的学生群体。
该校按照国家均衡教育标准,完善各项硬件设施,积极打造“智慧校园”。四位一体机、电子白板、多功能实物投影仪、LED电子彩屏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应配尽配。校园网络全覆盖,“教育云平台”“学乐云平台”“授渔计划双师课堂”的广泛使用,让全体师生在享受海量资源的同时,更增强了教与学的乐趣。
多彩课堂蓝图绘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县南门小学以“抓常规、强标准;抓课堂、强规范;抓教研、强素质;抓课改、强质量”为教学思路,采取学、用、研、修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该校建立以课程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活动为载体的校园课程体系。在落实好国家和地方课程基础上,注重以“艺体特色”课程为品牌的校本课程研发与实践,构建了“科技、艺术、体育、文学”四大类课程。“五百工程”(读百本名著、观百部电影、赏百首名曲、品百幅名画、访百个景点) “三大计划”(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提升计划、学生生活技能培养计划、学生个性特长发展计划)的有序实施,实现了学校有特色、课程有特点、学生有特长。
落实“学习+培训+研究”制度,以集体备课为切入点,立足课堂,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发挥“名师工作室”和“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两个平台的作用,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各学科结合各自特点,不断优化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南门小学全体师生真抓实干,敢于超越,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稳步提高,赢得了家长认可、社会赞誉。
多彩德育成效显
在德育管理方面,该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转变德育理念,构建特色德育管理体系,以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养成教育,逐步形成了“多彩德育”育人管理模式。
细化德育目标,重构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该校围绕安全秩序、文明礼仪、学习习惯、环境卫生等内容,成立值周研究实施小组,制定研究目标,确定研究计划,为德育精细管理奠定基础。
充分发挥德育处、班主任、家委会、班委会的作用,从学生成长需求出发,设计细致、具体、操作性强的德育课程。通过班会、队会、朝会以及学科课程,制定年级梯度德育目标,把德育目标细化到小学六年间,做到目标明确,全员参与,层层递进。
多彩特色芳华展
学校社团既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南门小学以“打造精品社团”为目标,开设了创客、声乐、剪纸、篮球、足球、乒乓球、田径、舞蹈、书法、国画、古筝、扬琴、科技社等50多类学生活动社团,做好实施的形式创新与途径探索。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读书节、科技周、体育节等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整体提升学生素养,着力打造学校办学特色品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南门小学学子的努力方向;“终岁莫问枯荣事,回首只闻桃李香”,这是南小教师的执着追求;“大鹏展翅腾飞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南小发展的殷切期盼。回望来路,在省、市、县有关部门以及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南门小学努力打造优质品牌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展望未来,南门小学将继续发扬传统,挥洒汗水,努力建设品位高、内涵精、特色强的人民满意学校,让学校成为师生幸福的家园、家长称赞的乐园、社会满意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