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0年12月24日
涟城街道:坚持“五化”为民服务实打实
■ 通讯员 徐迎春 刘岳文
本报讯 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努力实现政务服务“就近能办”,涟城街道深入推进“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改革,不断将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最多进一门”落到实处,实现政务服务标准化、科学化、动态化、规范化、长效化,切实改进政务服务质量,做到为民服务实打实。
标准化提升服务大厅。今年上半年,涟城街道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对原有服务大厅进行改造,合理调整功能区和窗口设置,规范配置叫号机、评价器、高拍(扫描)仪、自助电脑、饮水机、伞架、休息椅等便民服务用品和应急物品,实现了“六全十有”。
科学化设置进驻窗口。涟城街道为民服务中心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结合工作实际,对大厅窗口进行调整,分设综合窗口和专业窗口,代办社保、医保、计生、公共资源交易、村级资金、财税窗口等。同时,全面实行“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便民政务服务模式。
动态化管理服务事项。涟城街道根据县级清单和赋权指导目录,完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并建立更新机制,实行动态管理,保证政务服务事项与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相匹配,确保“清单之外无权力、目录之外无审批、法无授权不可为”。目前,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办理应进必进服务事项72项,赋权服务事项15项,村(居)级应进必进服务事项29项。同时,科学编制办事指南,精细化梳理办事流程,简化不必要环节,公布办事指南和投诉电话,启用评价器,关联“好差评”系统,真正实现既高效便民又接受监督。
规范化搞好政务服务。涟城街道以“不见面审批”为核心,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真正实现 “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仅今年下半年,就完成网上审批385件,红色代办事项2576件、户籍办结1123件、创业证办结1824本、社保类办结660件、医保类办结345件、财税办结1050件,接待各类咨询3338次。同时,对重点项目、军人、外出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个性化服务。
长效化建立管理机制。涟城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建立健全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服务承诺、代办服务、考勤考核、投诉举报、AB岗位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实现常态长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