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0年10月30日

我与芭蕉扇的故事

■ 蔡述杰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家乡还未通上电,因此每到酷暑,人们总要面临高温下难以忍受的蒸烤。这还不算,晚上还要遭受无孔不入的蚊虫侵袭,可谓两面受敌、苦不堪言。为了痛苦得以减轻,家乡的人们包括我本人,总要从牙缝里省出点钱,去集市上买把芭蕉扇。所谓芭蕉扇,是葵扇的俗称。只因用蒲葵叶子做的扇子,形状像芭蕉叶,故家乡人们都称它为芭蕉扇。

芭蕉扇买回家之后,遇到热天我就马上让它“上班”,使其长处得到充分发挥。说来也神,尽管因烈日烤得我汗流浃背,但只要进屋摸起芭蕉扇扇一阵子,顿觉凉爽不少,汗也明显减少。说实在的,我对芭蕉扇产生好感,很快就爱上了它,把它视为家中一宝。从此,凡遇酷暑我总是把它放在家中醒目位置,以便需要时及时使用。如遇出门探亲、访友、出礼等,我也始终不忘将扇子随身携带,与它可谓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这里必须要提到的是每遇酷暑的夜晚,屋内不仅异常闷热,而且蚊虫活动猖獗,屋内一片嗡嗡声,接二连三的蚊虫向我发起进攻。面对无孔不入的蚊虫,尽管我采取对策,用被单将整个身子都蒙住,但也无济于事,稍有缝隙又要遭受蚊虫的叮咬。就在我遭受蚊虫袭击痛苦不堪的危急时刻,还是芭蕉扇起到了作用。我在身盖被单仰躺在床上之后,连忙伸手摸起放在床边的芭蕉扇,使劲地扇,与蚊虫展开了一场叮咬与反叮咬的战争。这一招果然奏效,通过摆动扇子一番苦战,我在免遭蚊虫叮咬的同时,屋内也逐渐凉爽不少。扇啊扇啊,总算度过了夜晚蚊虫最猖獗、天气最闷热的时段,我也不知不觉地入睡了。

改革开放以后,家乡与祖国各地一样万象更新。随着1985年通上电之后,家乡经济发展更是如虎添翼。各户很快都购买了电风扇、大吊扇,近年来多数人家还鸟枪换炮购买了空调。与此同时,为防止蚊虫侵袭,每到夜晚各户屋内还点起了蚊香。如今,家乡人们面对酷暑到来泰然自若,芭蕉扇已失去了施展的舞台。尽管如此,在酷暑时节曾经为我减轻闷热与痛苦立下汗马功劳的芭蕉扇,我仍倍加爱护、珍藏在家,不忘我与它曾经经历过的那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