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0年10月30日

聚力项目谋发展 稳中提质强引擎

——红窑镇奋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纪实

■ 融媒体记者 朱 云

深秋时节,行走在红窑镇,无论是在塔吊林立的建设工地,还是日新月异的工业园区,又或是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热潮。一个个关乎红窑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正争分夺秒,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加快推进,为红窑高质量跨越发展按下了“快进键”,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

今年以来,红窑镇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不动摇,坚定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高质量跨越发展的第一抓手,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细化项目落地举措、全面做实要素保障支撑,在项目建设的体量、数量、质量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全镇重大项目建设有力推进,经济发展势头稳定向好。

 

招商引资不停歇 蓄势腾飞增后劲

项目建设,招商先行。为使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突破,该镇不断调整充实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干部共同抓的工作格局。紧紧围绕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主动走出去、积极请进来,对接促进重大项目建设。成立招商专班,通过以商引商、亲情招商、乡贤招商等方式,加强沟通联系,及时捕捉招商信息,推介本镇产业发展和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红窑,为镇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对搜集到的项目信息进行及时分类和梳理,每周研判、每月过堂,全力推进。针对投资意向强、条件成熟的项目,紧盯不放,持续跟踪,加强与企业深度对接,力争早签约早落地。近期有望入市盘项目2个,投资1.6亿元的上海家俬生产项目有望签约落地。

 

争分夺秒抢时间 项目建设加速度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项目是加快发展的重大引擎,是落实发展的重要因素。该镇坚持把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全镇经济工作的第一要务,全力开展重大项目推进工作。

总投入1.5亿元的瑞丰农业项目于今年2月份启动建设,其中春竺芦笋产业园内连栋棚35160平方米,单体棚3564000平方米已全部建设完毕,冷库及配套生产用房主体已完成,竣工运营后预计年产2000万斤芦笋。该项目从土地平整、育苗到完成大棚主体及配套设施建设,仅用时4个月,目前已通过市盘考核验收。总投资1.5亿元的明海门窗项目,仅2个月,就完成了1.1万平方米厂房建设。项目主要生产各类门窗、特种玻璃、广告玻璃,年产量40万平方米,产品销往周边及苏南地区,建成后年开票可达1.6亿元,入库税收450万元。

项目建设势头劲,招大引强氛围浓,一个个重大项目的招引与建设,加速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生产力,不断为红窑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夯实基础、提供支撑。

 

优化服务提效能 合力攻坚求突破

“项目建设要加快,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是关键。”每一个项目成功落地、投产见效的背后,无不凝聚着该镇党员干部“保姆式”的优质服务。

位于该镇苗戴境内的裕红双孢菇产业园项目, 2019年3月份启动建设,总投入2亿元,引进国际最先进技术,年产8000吨双孢菇,是一家主要从事双孢菇育种、发酵、养殖、加工与销售、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工厂化企业,也是目前我国双孢菇驯化栽培、养殖采收全链条一体化的现代科技农场。在项目落户、建设过程中,该镇积极做好项目跟踪服务,镇主要领导多次现场会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顺利实现企业如期投产达效。

在硬件环境建设上,该镇加大资金投入,搭建引资平台,始终坚持把提升工业集中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先后投入400万元,大力推进集中区提档升级,修建集中区道路4.5公里,维修、疏浚各类管道6.8公里,建设排水桥2座,改造厂房立面4.6万平方米。深入实施“腾笼换鸟”战略,加快推进集中区产业规划编制,提前落实土地储备,维修提升企业厂房,随时做好高端项目落地的空间准备。大力提升集中区本质安全水平,增设监控点位,完成企业“智慧消防”系统建设,在完善集中区功能、提升承载力的同时,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

“下一步,红窑镇将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千方百计抓项目,全力以赴稳投资。深入谋划,储备一批牵动性强的新项目,做优存量,推动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做大增量,推进新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努力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冲锋号已经吹响,全镇上下将鼓足干劲、开足马力,坚决打赢项目攻坚战,推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提及下阶段工作,红窑镇党委书记吉海信心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