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0年09月07日

想起高粱

■ 金梅华

 

前几天有好友相约小聚,因为地点不远,我跟老公干脆步行前往。刚走了没多久,眼前忽然出现了一小片高粱地,一株株的高粱亭亭玉立,如同羞涩的少女微微垂下了涨红的脸。

看着它们,我立马想起童年的情景。

小时候收割高粱的那些天大家都很开心,生产队里的男劳力早早就来到田头,大家手起刀落,一会儿就砍下很大一片。接着,年纪大一些的妇女便会用手中的小刀撁(读音一致,是否是这个字待考)下高粱穗来。

高粱穗撁下来,第一个杆节以上的部分是“棒葶子”,也不能浪费,便有另一些妇女蹲在旁边用菜刀一一砍下。

然后在一个凉爽的早晨,男劳力会把高粱穗分给耐得住性子的妇女。这些妇女先不紧不慢地把带来的锄子倒过来(锄口朝上),接着盘腿坐下,用双腿固定好锄把,嗤啦嗤啦地把穗上的高粱弄下来。这个时候,高粱穗就成了“把苗子”。

接着,男劳力们会把高粱和“把苗子”摊到场上去晒。

“把苗子”经麻绳捆扎后变成一个个“把子”,那时候农家刷锅洗碗、清洁去污一年四季都离不开它。

棒葶子粗细均匀、光滑细腻,是做锅盖、簸箕、小花匾等的理想材料,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它给每家每户的生活提供了诸多方便。

做锅盖是细致活,也是力气活,做的人要把棒葶子按中间长两头短的顺序穿好,然后将铁锅卡在上面一丝不苟地切一圈,一个圆满的锅盖才能问世。

妈妈的手艺堪称一绝,她把做锅盖的下脚料用麻绳一上一下弄成一个个平面,然后根据需要在地上挖几个不同形状的坑,再把它放进去“育”一宿,想要的形状就出来了。她再把周围的毛边去掉、收个精致的口,一个“鳖盖”就好了。

本家有个耄耋之年的四老太,她能把棒葶外面的皮扒下来做成篾片,然后编成有里有面有帮有底的小花匾,她还能在上面巧妙地编出“福”“卍”等文字和图案,堪称精美绝伦!我弟弟尚未出生时,她提前赠送了两个漂亮的小花匾,待到我弟弟出生时老人已经仙逝,她的那两个小花匾被妈妈当宝贝一样珍藏了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