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0年06月30日

用坚强奏响生命旋律

——黄营镇杨桂村许跃付的创业人生

■ 融媒体记者 杨海燕

 

在残酷的命运面前,拄着拐杖的许跃付坚强不屈,由不幸到幸福,实现人生的翻盘。经历过痛苦的他,在需要帮助的人面前,侠骨柔情,用真情实意回报着他们的生活。

今年55岁的许跃付是黄营镇杨桂村人。在他23岁那年,为翻建新房,他制作砖坯时,右腿不慎滑入搅泥缸,当即被机器切断,落下终身残疾。

一个活蹦乱跳的小伙子失去了一条腿,生活还能有希望吗?许跃付感到生不如死,难以接受残酷的现实,可是,看到渐染白发的父母和嗷嗷待哺的女儿时,他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念。

能做什么呢?许跃付陷入沉思,他想早日还上因治疗而背负的几千元债务,让一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开个小店吧。”父亲建议道。许跃付摇摇头,他决定学裁缝,当时集市没有服装店,他看到这一行有前景。

要做就做出名堂。他暗下决心,和爱人分别拜了两个师傅,取长补短。为了学习外面的技术,他又到上海、南京、苏州等地学习。学成回来,他和爱人逢集必赶,每天都出摊,或到离家有六七里远的黄营街,或到离家有十几里路的大飞街,或是到附近的北集街。为方便进货、出摊,他学会了单腿骑自行车。那时农村都是土路,被拖拉机压出很深的槽,有时还要翻过几个干枯的渠底,就是健康人骑着自行车都不是容易的事,何况是用自行车背着三百来斤布匹的许跃付。艰辛磨练着毅力,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爬起来,他的身上新伤摞着旧伤。每次,他和爱人都是最后一个收摊,饥肠辘辘,还要骑着满载布匹的自行车回家。三天两头,还要到市区布匹市场进货,有时赶不上涟水开往市区的班车,他和爱人索性就骑自行车去市区进货,来回100多公里的路程,洒满了他们的汗水。

为打开市场,他承诺顾客,衣服做得满意再收钱,加之手工费远低于市场价,很快,他的手艺得到顾客认可,口口相传,生意逐渐红火起来。他每天都接到近百份订单,经常忙到通宵达旦,有时,脚因为长时间站立而浮肿到无法脱下袜子。1997年,他买了电动三轮车后,不再骑着自行车劳累奔波了。

随着改革开放浪潮席卷大江南北,许跃付敏锐地嗅觉到裁剪行业将受到很大冲击,在江南考察到市场需求大量裁缝工时,他及时转型,在老家开办缝纫工培训班,和江南服装厂家对接,源源不断地输送缝纫工。2007年,他注册“富强制衣厂”,生意蒸蒸日上。

生活中,因为自己残疾,许跃付关注着弱势群体,每次外出,只要看见背负重物的老年人,他总要捎带一程。2017年,在民政部门支持下,他在老家创建“残疾人之家”,让更多残疾人自立自强。因为感同身受,他理解残疾人的自卑和敏感,用爱心鼓励他们,用耐心开导他们。

“残疾人之家”里有多种康复治疗仪器,免费为残疾人服务,在许跃付的鼓励下,很多残疾人健康状况开始好转。小荣(化名)因生产致瘫,许跃付嘱咐她坚持锻炼,后来她慢慢能行走了。小李(化名)患有精神疾病,许跃付经常耐心和她沟通,慢慢地,她晓得关心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了。小张(化名)因智残自暴自弃,在许跃付的鼓励下走出自卑阴影,由原来的邋遢到主动收拾自己,俨然换了一个人。有动手能力的残疾人,许跃付让他们做一些剪线头等的轻活,每月总要多发点工资。

“让他们感受到温暖,看到生活有奔头。”许跃付希望自己的创业故事激励更多的残疾人,希望“残疾人之家”能为更多的残疾人带来关怀。

付出终有回报。他获得了“淮安市2003~2004年度优秀残疾人”“县残疾人自强模范”“‘涟水人家’标兵户”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