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0年06月24日

打造崭新乡村新貌 彰显别样乡风文明

农房改善让基层群众跨进“幸福之门”

■ 融媒体记者 马凌云

农房改善工作是一项政治工程、民生工程、幸福工程。今年以来,我县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抢抓当前有利天气,全面推动农房改善项目建设进度,努力让群众早日享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福利和实惠。

 

打造特色——让项目多出彩

县农房办结合当地实际,优先选择产业基础好的村庄进行规划设计,确保每一个农房改善项目推进在面上高效统一、线上融合贯通、点上精准实施,2019年完工的9个项目获得省考核验收组一致好评。现在,条河社区的“百菇园”、费庄社区的“百果园”、南集的现代农业园等产业项目都已成为当地新兴的支柱产业。

条河新型农村社区占地面积约300亩,房屋类型为一户一宅,一期二期已建成311套住房,三期建设一户一宅209套。走进社区,一排排江淮建筑风格的园林式住宅映入眼帘,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树木葱郁,让人仿佛走进了一幅风景宜人的彩色图画。2019年10月17日,省委副书记任振鹤调研后给予高度评价:“这又是一个美丽乡村的样板!”

 

农房改善——让群众说了算

农房项目改善前,镇村干部逐户上门帮助群众算清选择不同改善方式的经济账,让老百姓自愿选择。组织镇村干部及群众代表到盐城、宿迁、徐州等地考察学习,听取群众意见,推出深受群众喜爱、符合农民生活习惯的双拼和四拼户型。择优选取实力强、信誉高的施工企业进行统规自建,施工单位与农户签订代建协议,镇政府和施工单位签订保证承诺书,建房资金由群众推荐代表、几方单位相关人员到场共同签字后支付。

72岁的李兰英老人去年9月份就搬到了新家,是第一批享受到农房政策实惠的农民,如今住着上下两层共160多平方米的小别墅,老人的脸上写满了幸福笑容:“这房子肯定好啊,原来的路、环境都没这里好,原来是土路,下雨天全是烂泥地,这下子都干净了。”

 

党建引领——让居住更舒心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条河村党总支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倾听群众诉求,协调邻里矛盾,利用新建的乡村大舞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倡导文明新风、移风易俗。

将条河社区住户划分为2个小网格,2名村级网格员每天察民情、解民忧。建立条河社区村民协商议事会制度,成立道德评议会领导小组和红白理事会,常态化开展“星级党员”“文明户”等评选活动,社区象征性每月每户收取10元保洁费。建立社区秩序、卫生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确保社区基本实现垃圾不落地、车辆不乱停、门前屋后不乱放的目标。

80岁的低保户王孟先深有感触:“当初听说政府要启动农房改善项目、建新社区时,我因为没有固定经济来源置换新房,是又激动又紧张又害怕,甚至还偷偷抹过眼泪。没想到,村里主动找我,帮我补贴了3万元的搬迁费和装修费,现在我也住进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产业配套——让群众快致富

村民贾萍说:“我们10多个人都是本地村民,在这里栽培食用菌,一天可以赚七八十块钱,这是当地的‘阳光扶贫’项目,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们还经常来指导我们栽培食用菌。”

既要群众住得好,也要群众快致富。一期集中居住后,节约建设用地320亩,实现土地连片流转近5000亩,大力实施食用菌、果蔬、马铃薯园、西瓜等特色产业项目,逐步形成文化资源共享、农业产业融合、美丽乡村共建的乡村振兴新模式,去年特色产业项目为村集体增收近40万元,带动附近200多名群众就近就业。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1万亩土地连片发展,带动周边500多群众就业增收。

现在,村民们都开心地说:“这下环境好了,卫生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群众心情舒适了,文化生活丰富了,这就是我们新社区最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