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0年04月22日

践行“涟6条”好处多

——访公司职员朱彦

■ 融媒体记者 杨海燕

“原来人情往来多,一年下来,我几乎没有积蓄,倡导人情减负‘涟6条’后,亲朋好友都在响应。今后,我的口袋就要鼓起来了。”朱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俏皮地笑道。

朱彦是唐集镇人,现在涟城街道一家公司做会计,她性格活泼,喜欢结交朋友,平时人情往来多,慢慢地成了她一个沉重的负担。我县刚开始倡导人情减负“涟6条”时,朱彦把有关“涟6条”的宣传信息发放在朋友圈里,她以为亲朋好友不会当回事儿,谁知他们纷纷留言,表示“涟6条”的好处多多,人情减负了,一些陈规陋习也改掉了。得到亲友们的呼应,朱彦更是常常在朋友圈里提议大家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

朱彦的父亲今年七十岁,她原本和哥嫂商量,要给老人家过一个热闹的生日,让老人家高兴高兴。现在,她说服父亲和哥嫂,就不大操大办了,在生日那天,自家人团聚在一起,给老人家过一个简单而又快乐的生日。老人在朱彦解读“涟6条”的意义后,主动向亲友宣传说:“现在社会文明进步快了,我们的老思想也该换成新思想了,遇事减办,不给他人添负担。”

在得知一位朋友准备婚事新办,只接受亲友的微信祝福后,朱彦精心制作了一个短视频,将朋友们对这位朋友的声声祝福都收录其中,成为他的一个别致的新婚礼物,增进了朋友间的友情。这个朋友惊喜地说:“这个特别的礼物比红包要有意义多了。”

“老家人的思想也新潮着呢。”朱彦告诉记者,她原来认为乡村倡导“涟6条”比较难,现在通过政府大力宣传,很多群众的文明意识不断提高了,减办氛围也逐渐浓了,一些老人还和子女沟通:“在我们百年之后,不要大操大办。”

“随份子少了,但友情、亲情不打折扣。”朱彦相信,大家都来践行“涟6条”后,文明氛围会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