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9年03月14日

家乡成就了我的人生

□ 杨海林

编者按:本报2月21日“夕阳红”版《珍藏一个记忆 传承一个信念》(作者李梦琪)刊发后,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有人还打来电话,想了解何平先生更多的经历。为此,本报记者再一次对何平先生进行了采访。

 

 

何平原名何忠良,1937年生于我县高沟镇(原麻垛南徐圩),他的小学是在附近的黄庄念的。那个时候,何忠良在数学学科就表现出特别的天赋,得到了老师闵坦明的青睐。

1952年考初中时,试卷上有几道比较复杂的列式计算题,何忠良只是随便“用嘴码码”就写出了答案。

9月份闵坦明老师调到麻垛小学任教,他估计班上的何忠芳认识何忠良,便问:“何忠良是你的什么人?”

“是我堂弟呀。”

“哦,他现在考到哪个中学了呀?”

“嘻嘻,”何忠芳答,“他报考的是涟西中学,可落榜了。”

当天下午,闵老师来到何忠良家,拉住他的手说:“你的毕业证书黄庄小学已经发了,不如改个名字再到麻垛小学来上——你那么聪明,不继续往下念,太可惜了。”

闵老师给何忠良改名“何平”,可何忠良不同意,只接受使用“何忠平”。他后来拿到麻垛小学发的毕业证书,发现还是被老师填上了“何平”。

何忠良只好改叫何平,准备报考涟水中学。

“涟水中学离家有约五十里路,来回跑不容易——你不如还报涟西中学吧。”何平的父亲劝他。

可何平就是不愿意,奶奶只好烙了些饼,让他到涟水中学参加考试。

来到涟水中学后,何平四下里打量,嗨,想不到这里还有清江中学设的考点。

何平心里一动,于是改报了清江中学,第二天就参加了招生考试。

一下子考上了。

清江中学离家约八十里,何平倒没觉得有什么不方便。那个时候他的每月生活费需要八元,学校的助学金是四元。何平的家庭比较贫困,为了给他凑齐生活费,母亲甚至将陪嫁的一个木柜卖掉了。

何平无意中听说了这件事,他跑回家,坚决不肯再去读书。

后来,何平的父亲去学校反映情况,校领导班子经过研究,将何平每月的助学金调整为六元。

1957年,何平从清江中学毕业,准备报考淮阴师范学校。

志愿刚填好,何平的父亲从老家匆匆赶来,他要何平报考高中,将来好考大学。

于是何平改报了淮阴中学。

“那时在淮中有一大批涟水学生,老师们都喜欢我们,认为我们聪明又肯吃苦。我们也时常聚在一起,大家互相帮助,彼此鼓励。”

填高考志愿时,班主任老师建议何平报清华大学——这位老师曾去北京参加过文教卫系统召开的群英会,会议期间参观过清华大学,他很羡慕那里的教学环境,一心想让自己的学生也考到那里。

这位老师后来又找到何平的父亲,对他讲:“你的孩子有这个实力,我们应该支持他,让他以后有一个更好的人生。”

听说自己的儿子能考上那么好的学校,何平的父亲很高兴,坚决要求何平接受老师的建议。

清华大学毕业后,何平先是被分配到国营404厂从事核物理研究,后来体检查出谷丙转氨酶较高后,404厂不再让他上班,但是每月的工资仍然按时发放,并且还送他去青岛疗养了10个月。

何平算一算,自己进厂5年,只上过3个月的班。他觉得党好不容易把自己培养成才,现在光拿钱不干事,他对不起党。于是,他找领导要求调回涟水,好为家乡人民做点贡献。

磨了一年多后,领导才同意他调回到家乡。从1973年初起,他先后在双河中学、麻垛中学、涟西中学等校任教。1984年3月他调到县文教局任副局长,1985年又调到县委组织部任副部长,1990年调到县人大任副主任。

回看自己的履历,何平感叹不已,他觉得涟水有着浓厚的崇文重教传统,一直以读书求学为人生正道,如果不是一次次被亲人、师友督促,他的人生也不会这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