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9年02月28日

镜头下的风景越来越美

□ 杨海林

鲍锦才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他和几个同学狂热地喜欢上了摄影,通过私下里的“摄影班”培训后,他们用“抬石头”(数人出资,轮流使用)的方式购买了一台百花牌相机。大学毕业后,大家把这台相机赠送给当时家庭最困难的一个同学。

鲍锦才一开始被分到南通衡器厂工作,因为当时还是个单身汉,鲍锦才每月的工资都有积余,而此时他又强烈地想念起家乡的一草一木,所以,他又买回一台海鸥相机。

每次回涟水前,他都会购买好几个胶卷,拟定好将要拍摄的地方。

回到南通,他就思量着怎么把在涟水拍摄的照片“刷”出来:“那时候南通的很多照相馆都有代客处理胶卷的业务,我把处理好的胶卷拿回宿舍,自己把图像‘刷’到相片纸上。”

因为没有暗房,鲍锦才就钉了一个盒子,在两个侧面各留了一个可以把手伸进去的孔,按位置摆放好胶卷后,他会快速地揿亮一个小灯,使胶卷上的图案出现在相纸上。

“一开始‘刷’出来的相片总是不满意,一不小心相纸就曝光了,或者是揿小灯时没有控制好、显影定影的时间超过,导致相片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鲍锦才遗憾地说。

后来,因为“刷”的相片越来越多,鲍锦才熟能生巧,技术也越来越好——甚至,他还自己动手做了个放大器,不管多大的底片,他都能“刷”出想要的尺寸。

有一些老师傅见鲍锦才喜欢拍照片“刷”照片,以为他可能是谈恋爱了,于是假意欣赏他的相片,实际上想看看相片上哪个姑娘可能是他的女朋友,好替他“把把关”。

令大家没想到的是鲍锦才的相片上多数是家乡的风景,很少有人物的肖像。

“你个年轻人,脑子是不是坏掉了——从涟水来到南通,你就是糖箩跳到了米箩,庆贺还来不及呢。”同事们撇撇嘴。

“人家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我的家乡在当时可能是贫穷落后的,可是我一直忘不了,我把家乡的相片放大,挂在我的房间里,这样就好像每天都生活在家乡。”

五岛湖公园、南门大桥等等都是鲍锦才选景的地方,甚至有一次他还拍摄到一块妙通塔的塔砖——“当时觉得上面的花纹好看便拍了下来,后来有个研究地方文史的人想看看这张相片,我打开收了几十年的相册,才发现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那些珍贵的相片大多已经模糊不清。”

1979年,鲍锦才得到一个调回涟水的机会,厂长告诉他:“回去你可能到塑料厂上班,条件肯定远远不如我们这里,你不如就安心在这里好了。”

可是思乡心切的鲍锦才没有一丝犹豫就办完了回来的手续。

鲍锦才今年80岁,记者在北门新村见到他时,他得意地展示着电脑里一张夕阳下的妙通塔的相片:“我的儿子在上海开了个会计师事务所,他也像我一样迷上了摄影——因为他的摄影器材更新得比较快,我就拾掇拾掇他淘汰了相机,掌握了数码相机的摄影技巧,又学习了网上修图等技术,现在,我经常出门去拍摄涟水的新面貌。我把拍摄的图片展示在网络上,让更多的人爱上我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