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9年02月28日

程东波:从技术员到专家的“蜕变”

本报记者 朱惠莉

 

唐集人程东波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1996年8月,年仅23岁的程东波来到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特种协力分公司,从普通技术员做起,从此,他的生命也与钢铁“浇注”在了一起。

程东波勤学肯干,工作伊始,他主动要求到一线班组跟着师傅学习设备检修。1997~1998年,正值宝钢三期工程投产前后设备调试和试生产的关键时期,为节约投资,三期设备国产化组合了德国、日本、英国、瑞典、美国和奥地利等多个国家先进技术,设备接口复杂,难免故障频发。每逢外方售后技术人员设备排故时,作为实习生的程东波总是义务参加并全程跟踪,虚心请教,认真记录下各个设备调试参数,事后再对照图纸反复琢磨。

但一些最新的技术难题不懂又很难找到人问,那时他想到了一个既省钱又高效的办法:每个周末一大早,他就赶到上海福州路最大的书城里翻阅最新的工程技术图书,中午出来啃个面包,下午再进去。书城管理人员也不干涉,他找个角落,边看边摘录,一呆一整天,乐此不彼,记录了十多本笔记。由于不出书城,看书不用花钱,学习效率还特别高。很快,程东波就脱颖而出,经宝钢集团设备部严格考核,他顺利取得设备管理点检员任职资格,这意味着他从设备检修“护士”变成设备管理“医生”。

此后,程东波加入1000吨废钢链板输送机国产化项目团队,负责整个电气系统设计工作,初出茅庐的他,首次项目便斩获上海市青年科技成果大赛三等奖。

时间的“打磨”,让程东波更加成熟稳健。经过车间副主任、设备科长、经理助理等岗位的历练,2006年8月,程东波担任主持上海宝冶协力分公司全面工作的副经理。作为钢铁服务劳动密集型企业,程东波敏感地意识到“竞争在市场,竞争力在现场”的深刻内涵,他提出了“抓班子,带队伍”、“管理重心下移,管理责任上移”的治企思路。为此,程东波坚持六天工作制,最忙的时候是七天只休息了40个小时。

爱岗敬业、善于创新是程东波不断成长的“致胜法宝”。2007年,程东波担任分公司经理、党委书记, 并兼任上海宝冶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从技术转型到企业管理,虽然具体工作与以往完全不同,但程东波却找到了彼此间的联系。他融会贯通地将过去技术工作中的创新精神带入管理工作,并迅速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上取得突破性成果。

在抓企业生产经营的同时,程东波不忘改革创新,带头攻坚克难。因科研成果和改革创新业绩突出,2004年12月,程东波破格获评高级工程师职称。2009年,他获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2009年,他还获得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银奖1项,同时获得“全国设备管理先进工作者”称号。2011年,他获得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金奖1项。

20多年学以致用和知行合一的坚持,让程东波成长为钢铁服务专家,并走上了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的岗位,但他始终不忘初心和使命。他推动公司建设钢渣综合利用产业基地,形成“中冶环工”牌钢渣“粉、砂、砖、土”四大系列产品。目前,该基地已成为上海市循环经济四大示范基地之一。生态型钢渣透水制品、透水混凝土顺利入选2016年国家住建部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先进适用技术及产品名录。程东波总能把管理与技术高效地结合起来,在他的努力下,2015年底,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让程东波最难忘的经历有两次:一是2007年,他作为协力分公司负责人参加上海市“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授奖表彰大会,受到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等领导的集体接见和颁奖;二是2009年,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全国设备管理先进工作者”颁奖。

在管理公司的同时,程东波还攻读同济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前后共花了7年多的时间。完成从技术员到钢铁服务专家的“蜕变”,程东波始终不忘学习也是一种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