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8年10月09日
放 门
□ 陈 裕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农村实行“大寨记工”,集体的庄稼收割后,往往会散落很少一部分在地里。由于当年粮食缺口很大,庄户人家期望生产队“放门”,再捡一些“聊慰无米之炊”。
所谓“放门”,指生产队长一声令下,人们涌进刚收割完的地里捡拾庄稼。一般指午季的麦田和秋季的稻田、豆田、玉米田、山芋田等。印象深刻的是麦口时的“放门”,因为这时正是青黄不接的节骨眼上,老百姓在春荒全靠吃救济粮度日,即使麦收后分了麦子也不够吃,迫切需要再捡些麦子弥补不足。因为大人要苦工分,只有老人和小孩才有时间外出拾麦。记得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到麦口时学校要放十天半月的麦假,我们正可利用这段时间外出拾麦。那时我已十三四岁,跟着姐姐和庄邻,起个大早,到离家十几里的马棚部队农场拾麦子。马棚农场的麦田面积大,一块刚收完,周围已有几百号人在等“放门”,一听说“放门”,大人小孩蜂拥而入捡拾麦子。由于人太多,拾到的往往太少,因此就等下一块麦田收完“放门”。中午我们草草吃点自带的窝窝头,喝几口河水就算中饭了。为了篓中能多盛些麦子,我们将麦穗头折下,麦秸秆就扔了。晚上回家时,一般也能拾满一篓麦穗头,第二天母亲就把麦穗头放在家院场上,将麦粒捶下,一天也能收获十斤左右的麦子。记得有一次我随姐姐到从河大队张陈小队拾麦子,因未“放门”,队长出来驱赶,几十个人一溜烟都跑了,我因躲进麦田中的柴塘被那队长发现,竟将我的篓子夺下,扔进生产队的库房,我吓得大哭一场。后邻队的二姑母获悉后,央人说情,才将篓子要回。
1983年农村改革后,家家户户分得了土地,逐渐解决了温饱问题,人们无须到外地拾庄稼了。因为挨过饿熬过荒年,至今我仍保持爱惜粮食的好传统。“放门”也离我们渐行渐远,定格在记忆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