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8年07月12日
难忘当年小喇叭
□ 青 竹
徐用明是我县涟城镇人,今年84岁。在他珍藏的众多老照片中,一帧有“全国农村有线广播线路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会议留影”字样的集体照让他倍感自豪。
他隔三差五地会将老照片拿出来端详。透过这张泛黄的老照片,往事一幕幕浮现在他的脑海。他想起了过去的岁月里为千家万户服务的小喇叭(小广播)——当年涟水县小喇叭大规模普及和应用的背后,有他忙碌的身影。
1962年,徐用明从部队退伍,来到南集负责广播线务工作——那时收音机、电视机还未普及,小喇叭成了政府部门的主要宣传工具之一。
小喇叭除了作为政府的喉舌外,也每天向大家播报天气预报、农业知识等,给大家提供戏剧相声等精神文化食粮。
谈到这里,徐用明想起件好玩的事——在市面上刚开始出现化学肥料时,一些农民不相信它有怎样怎样的效果,甚至有人随手扔掉了,后来通过小喇叭宣传,大家将信将疑地使用起化肥,当年水稻亩产量几乎翻了一番。
农民朋友从使用化肥中尝到了甜头,徐用明也感受到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
为响应当年县广播局号召,提高南集小喇叭入户率,徐用明既当宣传员,又当技术员。有一阵子南集生产水泥杆的预制厂原料采购上出了些麻烦,用于水泥杆里的钢筋断货了。
没有钢筋,水泥杆的安全质量就没有保障,预制厂不敢生产,徐用明就尝试用其他材料代替。
为提高家庭安装小喇叭线务安全系数,他还将穿户线低杆高架,必要时还加小杆予以保障。
在基层从事线务工作的十几年里,徐用明年年被县广播局评为先进,南集小喇叭入户率最终达到了90%左右。
调到县广播局后,徐用明做了线务班班长,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涟水乡镇多,农村线务员有上千人,虽然大多责任心强,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鉴于此,徐用明和县广播局的同志积极组织技术培训,和线务员交流工作经验,创造各种机会,尽最大的能力帮助他们。
在一代又一代广播人的努力下,涟水县小喇叭最多时有17万只,全县入户率达90%,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
1984年,涟水县广播局作为江苏省先进单位被推选参加全国农村有线广播线路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会议。这个会议持续了两三个月,徐用明和与会者一起乘坐飞机到各省考察,交流广播工作经验,并参与全国农村有线广播线路设计、编写施工技术材料。
如今,随着时代发展,小喇叭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徐用明也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他努力寻找着当年的广播人,渴望和他们共同回忆那辛劳而又快乐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