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7年09月08日
县幸福里实验小学
基于师生幸福发展 建设高雅品质学校
策 划:陈云宇 王斌 祁玉刚
组 稿:朱 云
序:唐代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借善于种树的郭橐驼之口道出了善于种树之道:“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在先哲思想的指导下,幸福里实验小学提出了“基于师生幸福发展”的学校管理观,他们认为:教育的价值追求是生命的幸福成长,教育活动应充分关注鲜活的生命个体,凸显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使每个生命丰富而舒展,完美而幸福。
涟水县幸福里实验小学创建于2011年,坐落于县经济开发区。校园占地67137平方米,建筑面积19133平方米,运动场地18000平方米,绿化面积17000平方米。学校现有学生3580名,55个教学班。
创校之初,学校面临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一方面是家长、社会站在应试角度基于高分的功利发展,另一方面是学校站在素养角度基于师生的和谐发展。学校领导班子审时度势,面向学校的未来发展,提出实施以“顺人之天,以致其性”为核心的“幸福教育”办学主张,确立了“享受幸福教育,奠基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深入践行基于师生幸福发展的学校管理观。经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教育教学成果丰硕喜人,办学特色日益彰显。学校先后被表彰为“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淮安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涟水名校”等多项荣誉称号,《新华日报》、《淮安日报》等媒体对校办学特色进行专题报道。
县委副书记刘爱国等领导来校参观
台湾新竹学校领导来校参观
理念,崇尚“自然”
幸福感研究成果表明:人的成长发展的幸福感是生成的,而不是给予的。让师生站在学校管理正中央,通过管理者不断地唤醒和引导,让每位师生找到自己的方法和路径,成为管理的参与者和创造者,成就最好的自己。
该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以“向幸福出发”为校训,明晰办学思路,开阔办学视野,精致规划、精细管理。以“安安静静抓教学,扎扎实实抓质量”为宗旨,探索“幸福课堂”教学模式、“幸福德育”育人模式、“幸福师生”成长模式,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充分展现幸福教育课程特色,持续打造“幸福教育”战略品牌,努力实现“五个转型”:即在教育价值上,突破由功利性到关注“人”的成长的追求;在教育质量上,突破由单一的知识传授向关注多元发展的追求;在培养模式上,突破由标准化培养向个性化培养的追求;在教师成长上,突破由教学技能向教育境界提升的追求;在管理方式上,突破由行政手段推动向思想引导的追求。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以品牌建构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高位、高势、高效、高质的和谐发展。各项工作以“更加规范、更高质量、更具特色”为基本原则,把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和科学精细的制度化管理有机结合,抓好每一个环节、带好每一个班级、教好每一个学生、发展好每一位教师,以“学校第一”为价值取向,以“教师第一”为发展战略,以“学生第一”为工作目标,深化德育,优化智育,强化体育、艺术、科学、劳动等教育,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引导全体师生“追求幸福、体验幸福、创造幸福”,努力使学校真正成为发展学生、发展教师的幸福家园。
文化,立足“自构”
一所理想的学校,不仅应该是学术的殿堂,更应该是文化的圣园,是一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场所。幸福里实验小学一直把自主构建有品位的校园文化作为高位发展的重要工作。
(1)打造环境文化。全体师生认为,“品味”不只是建筑的豪华,学校环境规划和设计不应只追求美观,更应体现自己的办学思想,该校在设计校园环境时,紧紧围绕“幸福教育”这一办学使命,进行整体规划,环境建设基于师生、依靠师生,也为了师生,引导师生自己去建环境、读环境、用环境,努力将环境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目前,校园里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雕塑墙、校训墙、愿景墙、誓言墙;校徽“幸福之花”立体雕塑、“幸福之基”浮雕、“携手幸福”主题雕塑、“四叶草园”“和丽学园”“淮浦书院”等校园景点星罗棋布,师生徜徉其间,心情愉悦。
(2)熔铸精神文化。“一所有生命力的学校,能长盛不衰的原因不在于它有多大的物质空间与多少资产,最根本的是在于它有多大的教育空间,是否有一种精神文化存在于师生的脑海与心灵之中”。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幸福里实验小学特别重视正确的价值导向,通过三风一训、三报一刊、两则一规,使多数人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以此产生推动力,激励师生员工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校园走廊内古诗名言、名著推介、幸福感言等特色长廊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校园橱窗、电子彩屏、校宣系统里的内容四季更替,切合月教育中心确定主题教育;《幸福时光》校报,《四叶草》文学报,《幸福娃》活动中心专刊、《幸福教育文集》的定期发行,让每一个人感到幸福文化扑面而来;走遍教学区,能让每一位师生感受到什么叫优质教育,并在校园文化的影响下升华高尚的人文修养,奠定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学习就是幸福,并由此孜孜不倦追求知识;理解什么是人文关怀,感受家庭温馨,从而油然而生对母校的挚爱,并在这种基础上升华学生的感恩情结、博爱胸怀与人生责任。
倡导“阅读是最幸福的生活方式”。全体教师带头读书,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共同营造“书香校园”的美好胜境。持续开展全校教师同读一本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通过师生共读,探索读书指导的有效模式。建立“流动图书馆”,利用课余时间,利用手推车送书到班级,方便学生借阅。建好家庭小书架,让读书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完善“个人书橱”、“班级读书角”、“学校图书室”的三级书库。提倡在家中与父母共赏,闲暇与伙伴互动,课堂与老师共读。将阅读指导课纳入课程体系,每周都设有专门的课外阅读时间,给学生以整块的安静的读书时间,坚持每天在校师生共读20分钟,在家亲子共读20分钟,晨读听老师朗读必读书目20分钟,睡前听家长朗读选读书目20分钟。鼓励中午早到校的同学,安静地阅读课外读物,每天晚上放学前20分钟自由默读。保证学生每天读书时间不少于1小时,努力践行“我阅读,我成长,我幸福。”用阅读引领学生成长,让学生亲近书籍,与好书为友,与经典对话,与博览同行,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积淀文化底蕴,丰富文化修养。建立家校班、定量与定性相融合的科学考评机制。各班对学生的读书进行跟踪记录,统计量化,根据学生读书的数量,进行动态升级:读完20本,晋级“小童生”;读完40本,晋级“小秀才”;读完60本,晋级“小举人”;读完80本,晋级“小贡士”,读完100本,晋级“小进士”。学生完成一阶段并认证通过,颁发相应的认证奖状、奖章,并在《幸福里实验小学学生阅读护照》上记录、签章。适时举办读书交流会、专题研讨会、表彰推进会。校园,溢满书香的地方!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书香作伴,生活就多了一份乐趣,情感就多了一份高尚,成长也就多了一份幸福!
(3)丰厚育人文化。校长室、党支部、德育处、少先大队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增强师生的集体观念、协作意识,爱校情感。“幸福之声”演播中心传播幸福生活正能量。每周五定时开播,栏目丰富,有幸福短波、美文诵读、希望风帆、爱心点歌、开心驿站等,优美的音乐、悦耳的童声、开心的故事、励志的文字熏陶着每一个听众。“幸福小屋”为留守儿童播撒爱的阳光。“幸福小屋”里有图书、有电话、有笔记本电脑,在这里留守儿童们可以看书、画画;可以接受“爱心老师”的辅导;可以和伙伴们交流、谈心;可以通过电话和父母聊学习、聊生活、聊亲情;可以通过电脑和父母进行视频对话……幸福小屋,让父母离孩子不再遥远,让亲情就在身边,让孩子们感受家的温暖。入学入队仪式、十岁成长仪式、主题队活动、“幸福大讲坛”、“幸福文化节”、“最美幸福娃”“最美幸福教师”评选,让师生在活动中锻炼、成长,养成习惯,培养能力,增强了集体观念和进取意识。
管理,追求“自觉”
自觉是一种主动精神,在学校中,自觉实际上就是师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主动建构、主动创造;自觉是一种内在力量,它提供的是一种可持续的、强有力的内在动力。“只有在一个被充分尊重和信任的氛围里,师生的潜能才会被充分的激发出来,要让人性的光芒闪耀在管理的每一个细节。”江苏省特级教师幸福里实验小学校长陈云宇如是说。日常管理工作中,该校一直强调全体领导率先垂范,团结拼搏、深入一线,作风民主,廉洁自律,行政领导和部门领导深入级部和师生“同甘共苦”(同学习、同活动、同教研、同发展)。三八节趣味运动会、元旦节包饺子、联欢会、教师节拍全家福等学校保留节目,引导广大师生团结一致、打成一片。采取双线并进的策略,建章立制,除了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定量考核,还强化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督导与评价,建立将过程和结果并重的星级评价体系,有力地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学校充分发挥教代会、少代会的作用,拓宽学校与师生员工沟通的渠道,提高广大师生参与制度建设的积极性,让制度成为人的一种行为自觉,形成良好的风气,进而超越规范,走向文化。
课程,走向“自由”
在深入实施“幸福教育”办学主张过程中,该校致力于儿童幸福发展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学科基础型课程改革、社团体验型课程建构、课外研究型课程开发三大领域为切入点,让儿童在学科、活动、兴趣等发展空间中互为影响,紧密关联,纵横交错,整体交织,形成立体的课程框架。课程建设从儿童主体出发,通过“优化整合”“体系建构”,让儿童与社会、自然、自我等方面开展多种实践活动,自由选择、自主体验、自我建构,为每一位儿童开设满足他们自主发展需要的课程,彰显和生成儿童独特的文化与个性。以“创造美,是一种幸福的生活状态”为理念,努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成立“幸福娃活动中心”,组建了体育、艺术、科学、人文等十大类六十个学生社团,为不同潜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帮助。以“筑梦幸福”系列校本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在活动中“活”起来,“动”起来,主动创造,手脑并用,在活动中享受成功,享受成长的幸福。
课外研究性学习
踏青寻春
特色活动
国学班师生向领导展示国学礼仪
学生在淮浦书院诵读国学经典
“中国梦 强军梦”主题队会现场
“幸福·跃动”绳操荣获全国联赛铜牌
课堂,注重“自主”
只有把学生当成一个真正的人,学生才能释放身为种子的天性,才会在浇灌、施肥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教育才能达成“为学生终身幸福发展奠基”的目标。学习是件简单而快乐的事情。简单才能容易让人听得懂、学得会,进而产生学生学习的成功感、愉悦感。
该校的课堂教学改革,遵循“突出生本、强化引领、注重内化、关注发展”的基本理念,实施“五学式”教学基本模式。即:“目标导学、主体自学、交流互学、质疑促学、总结助学”五个基本环节。在研究过程中注意探索在一般的常式基础上探索特殊的变式。
筑我幸福梦,风正好扬帆,“我们努力,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充满教育的智慧与欢乐的笑声;我们努力,让学生的每一个时刻都能享受学习的收获与成长的乐趣;我们努力,让教师的每一天工作都能体会职场的幸福与专业的尊严。”是幸福里人的美好愿景。陈云宇校长表示,今后,将继续秉承“幸福教育”的办学主张,奋力前行,努力打造一所有着高雅文化品质与气质的学校,让每一位师生经过特色文化的熏陶和浸染,成为一个具有“人际和谐、素质全面、心态乐观、思维创新”的“和、全、乐、创”的鲜明的学校烙印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