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7年06月28日

不文明现象回头看

——曝光两月的“牛皮癣”无人“治”

本报记者 朱 云 胡宗元 杨海燕

 

4月25日,本报在“涟水微报”微信公众号上曝光了老一中宿舍楼等小区小广告滋生问题,6月22日记者进行回访,发现在经过曝光后,该现象仍然存在。

当前我县正全力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本报第一时间在有关版面及微信公众号上开辟专栏,设立曝光平台,持续曝光不文明行为,大到城市公共服务,小到市民文明出行,各种不文明行为通过曝光撕下了遮羞布,暴露在阳光下。在经过曝光后,大部分相关单位十分重视问题所在,第一时间进行查实、整改,不文明现象大有改观。但也有部分单位,未引起重视,不文明现象仍然存在。

 

 

 

 

 

老一中宿舍楼小区的楼道、外墙,张贴着五花八门的小广告,涂着乱七八糟的电话号码……当记者再次来到现场时,发现之前的“景观”依然存在,甚至未被清除的小广告上又盖上了新的小广告。

 

大马路上的办证广告清完又“长”

 

莲花小区住宅楼的楼道内,墙上布满了各式广告

 

市民有话说

家住莲花小区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前段时间莲花小区保洁力度很大,不仅清除了墙体广告,而且还在小区内多个点设立了创卫宣传标语。但是不久之后又有人偷偷进来贴小广告,让以前的创卫工作都白做了。

家住中央城的王先生说,他去年在中央城买房,是看中小区处在城区中心位置,交通、购物等十分方便。但是住进来后,发现小区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物业管理公司,小广告得不到有效的治理。近来,新入驻了物业管理公司,小区管理比以前好了很多。但是,小广告目前还没能完全清除掉。很多居民为了方便电动自行车车进出,用石砖挡住单元门,导致单元门长时间敞开,加之乘电梯不是凭卡,让贴小广告的人可以随便进出,使小区内小广告泛滥成灾,居民看了心里很不舒服。希望早日得到清理,并形成有效措施,从此杜绝小广告。

 

记者手记

户外小广告被人们形象地称作城市“牛皮癣”,它们既难看又难清理,极大地影响了一个城市的市容市貌。随着我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不断推进,不少住宅区墙面上的小广告被集中清理或重新粉刷,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但是,记者近期在走访时发现,有些小区内依旧布满形形色色的小广告,阻碍了我县文明城市创建进程。

中央城御河公馆是我县近两年新建的住宅区,但是在住宅楼的楼道里,各种开锁、修理家电、钻孔、安装等小广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每一个角落,就连电梯门和消防栓都不能幸免,至上而下全是小广告,住户长年累月生活在被“牛皮癣”包围的环境中。在创卫期间,莲花小区曾经组织人员对墙体广告进行擦除清理,但是时间不长,新的小广告再次出现在了小区里,不仅住宅楼外墙零零散散地印着墙体广告,楼道里更是布满了“牛皮癣”……可以说,小广告的“生命力”是强大的,无论新小区还是老旧小区,只要管理上稍有松懈,小广告就会死灰复燃,无孔不入。因此,小广告的猖獗需要标本兼治、长期作为,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由于张贴小广告具有操作方便、违法成本低的特性,整治时常常出现去而复返、堵而不绝现象。当前,我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每个单位和市民都有责任参与其中。政府重视,相关部门上心,加大对小广告的处置力度,形成有效机制,责任落实到位,让那些乱张贴、乱涂写、乱刻划的违法分子意识到,任何妨碍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行为都会得到相应的处罚,方能从源头上杜绝“牛皮癣”。

治理城市“牛皮癣”不仅需要政府发力,更需要群众的参与。在不少住宅区,门卫为了居民进出方便,小区大门一直对外开放,这同时也给贴小广告者打开方便之门。而有些市民看到违法分子乱贴小广告时,没有主动制止,这也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美丽家园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市民应树立社会责任感,不能为了图一己之利,而给非法、违规行为可乘之机,同时,应积极举报张贴小广告的人,对身边小广告做到随手撕除、随手清洁,力所能及地为建设美丽涟水贡献力量。

“堵疏结合”,在加大对小广告处置力度的同时,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设置一些固定宣传栏等,给小广告一个出路,以适当的形式发挥宣传作用,而不会影响到市容市貌。让张贴小广告的人能够主动放弃“牛皮癣”,加入到美化城市的行动中来。

 

零零散散的小广告,印在莲花小区住宅楼的外墙

 

在中央城御河公馆,电梯的门上布满各种各样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