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6年11月21日

“推门听课”笔谈

课堂教学关注“鲜活的生命”

县教学研究室党支部书记 郑书东

在涟水,教育部门领导听课已经在圈内外广为谈论,赞扬称道的有之,讥笑嘲讽的有之,漠然处之的也不乏其人。作为业内人士,我们广大的人民教师该如何面对这一浪潮呢?

教育是一项育人的工程,党的十八大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目标与宗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开学以来,作为一名教研战线的新兵,我也到一些中学听课达二十几节,主要是高中的语文课,偶尔也有初中的其他学科的课。二十几节课听下来,我总体印象是涟水各高中学校的语文老师非常敬业,也非常刻苦,在考纲研读、教材处理、课堂艺术、学案编写、教学后记等多方面都有好的表现,涟水中学的水玉军、县金城外国语学校的徐跃刚、郑梁梅高中的嵇春艳、涟水一中的刘冬梅、滨河高中的蒋岚翔等老师的课,对我有很大启发。

作为语文课,师生绝大多数的时间是在与文本对话,而教育首先应关注的是人,关注人的情感,关注人的价值,关注人性的完善,因此我们把文本不能简单地作为客体的“它”,而应该看成“你”。我们阅读文本,与文本对话,就是“我”和“你”的对话。我们与作者对话,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这样才能把文本读“活”,超越生命,唤醒灵魂。

既然教育是育人的工程,我们的课堂就应该围绕学生的身心发展,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实现教师的专业自觉。教师是否矮化为教书匠不取决于教师是进行教学还是科研,而是取决于教师在怎样的理念下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

曾读过一篇题为《苏珊的帽子》的故事,文中讲的是一个俊俏、可爱的小女孩苏珊,在她读一年级的时候,小小的身体里竟长了肿瘤,经过三个月的化疗,她的头发全掉光了,一个光亮的脑袋对于一个七岁的女孩是残酷的,她发愁以后的学习生活。在苏珊返校上课前,苏珊的班主任——一位年轻的女教师热情而郑重地在班上宣布:“从下周一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所有的同学都要戴着自己的帽子到学校来上课,越新奇越好。”星期一到了,离开学校三个月的苏珊第一次回到了她所熟悉的教室。但是,她站在教室门口却迟迟没有进去,她担心,她犹豫,因为她戴了一顶帽子。可是,使她感到意外的是,她的每一个同学都戴着帽子,和他们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她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普通,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她忐忑不安的心安静下来了,灰溜溜的情绪一下子飘散了。

与故事中的老师相比,我们的老师呢?

不经反思的生命是没有价值的,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审视自己的职业,努力将个人的生命与社会历程接驳,实现“由教而道”的跨越。